•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农村“五治”

农村“五治” | 小寨坝镇:推进农村“治水” 绘就生态蓝图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雨后,走进小寨坝镇王家坪村下坡土组,笔者看见村民赵燕霞在自家院子里修剪树枝,院子周围种有花卉和蔬菜,院坝干净整洁,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以前,我家的院子可没有这么干净,平常生活废水都直接倒在院子里,地面总是潮湿的。自从村里面修了污水处理池,这些废水都有地可去了,只要不是雨天,院子就是干干净净的。”赵燕霞开心地说道。这转变的背后,得益于农村“治水”工作的开展以及使用微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

王家坪村微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池

据悉,王家坪村修建微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池1个,分散式污水处理池231个,解决了王家坪村下坡土组、坡头上组、王家坪组、大水井组、赶场坪组、高家林组、雷打树组、石灰窑组、仙佛寺组9个组共257户611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的问题,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大湾村微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池

王家坪村的变化,只是小寨坝镇农村“治水”的一个缩影。在小寨坝镇,大湾村也修建了微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池1个,分散式污水处理池103个,解决了大湾村桐梓林组、滴马坎组、上坝组、龙井沟组4个组共113户431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的问题;瓮沙村修建了微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池3个,分散式污水处理池148个,解决了瓮沙村魏家寨组、下寨组、牛耳坡组、上寨组、沈家寨组、湾子组、中寨组、河坎组8个组共256户682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的问题。

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宣传农村“治水”工作

近年来,小寨坝镇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结合“两改两治理”,紧紧围绕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积极开展农村“治水”工作,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聚焦分类处置。对已实施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日常管理维护,确保治理成果持续巩固。同时根据各村实际,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自来水管网改造升级,因地制宜修建污水处理设施。二是聚焦长效管控。以“河长制”为抓手,设立镇、村两级“河长”,常态化开展河道、沟渠、湿地等小微水体的巡查,定期清理水域漂浮物、白色垃圾及杂草等,确保河道长效管理落实到位。三是聚焦宣传引领。通过坝坝会、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等,积极向群众宣传农村“五治”内容,同时,将农村“治水”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制定“红黑榜”,对污水乱排、不爱护污水治理设施的农户进行上榜公示,不断提升群众“治水”意识。

小寨坝镇党政班子带队开展巡河工作

“目前,瓮沙村饮用水管道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亲戚寨村和茅草寨村的农村污水治理项目也即将启动。”小寨坝镇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小寨坝镇将针对“治水”工作精准施策、主动作为,紧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积极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总结经验做法,高质量完成农村“治水”工作任务,切实改善小寨坝镇农村人居环境,为乡村的蓝天碧水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