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农村“五治”

护生态息烽,绘绿色画卷!息烽县生态环境整治成效斐然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息烽县持续深入打好空气保卫战、水质保卫战、土壤保卫战“三战”,持续推进县域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目前,已实现14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2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城市功能区夜间监测总点次等8个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8%。

蓝天之下,息烽县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一方面建立起高效的适时调度机制,制定《息烽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全力聚焦影响息烽环境空气质量的PM2.5这个关键因素,采取更加严格的手段、更大的工作力度,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确保完成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精准掌握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与动态,严控新污染产生。另一方面,密切关注PM2.5浓度变化,强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常和应急管控,切实加强秸秆焚烧等各类人为燃烧、餐饮油烟等污染管控,强化道路和建筑施工扬尘管控,严格水泥、化工、挥发性有机物和其他重点行业企业排放监管。2024年启动污染天气应急管控3次,开展大气管控调度11次,督促整改工业企业、露天秸秆焚烧等相关大气问题27个。检查工地310个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1个。有力捍卫了息烽的蓝天白云,“息烽蓝”渐成常态。

碧水之畔,息烽县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

围绕“三磷”污染整治持续发力,精心谋划并出台《息烽县2023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开启精准治污的新征程。以“一企一策”“一矿一策”“一库一策”为科学指引,深入企业、矿山和水库一线,为每个治理对象量身定制详细的整改方案。例如,对于涉磷企业,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要求企业升级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先进的除磷工艺,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对磷矿开采企业,加强矿山生态修复监管,要求其在开采过程中同步开展生态复绿工程,减少水土流失和磷矿废渣对水体的污染;针对饮用水水源地水库,划定严格的保护区范围,设置物理隔离设施,防止人为活动对水源的干扰。同时,不断强化水环境的常态化巡查与悉心指导,组建专业的巡查队伍,配备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每周对县域内的主要水域进行巡查监测,将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纳入日常工作重点,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的卓越成效。全县9家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守护着息烽的水域清澈,让“水韵息烽”的美景重现眼前,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

净土之上,息烽县扎实开展净土保卫战。

紧抓“无废城市”建设机遇,依托贵州磷化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的技术与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工业固废利用、危险废物规范化收存与无害化处置以及磷石膏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作。在工业固废利用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探索固废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例如,鼓励企业将工业废渣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危险废物,建立了严格的规范化收存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建设专门的危险废物暂存库,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确保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可追溯、可监管。执法人员不定期对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监管企业展开突击检查,运用先进的土壤检测仪器,对企业周边土壤进行采样分析,严守土壤安全底线。当前,已成功处置利用磷石膏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68.92万吨,综合利用率高达94.12%;完成5个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建设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并顺利通过评审,为息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绿色根基”。

在生态环境整治的道路上,息烽县一步一脚印,用实际行动描绘出一幅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