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农村“五治”

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丨息烽县青山苗族乡绿化村:扮靓乡村引客来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夏日未至,来自重庆等地的“候鸟”客群已陆续抵达息烽县青山苗族乡绿化村,开启他们惬意的消夏度假时光。

绿荫中的绿化村民房

绿化村平均海拔1258米,青山环绕,植被葱茏,屋舍整洁,民风淳朴。每年5—7月,四川、湖南、重庆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住进农家小院,尽情享受清凉惬意的旅居生活。8月末,客人陆续离开,临走时几乎将村民散养的鸡鸭和禽蛋抢购一空。

干净整洁的道路

“客人来消夏旅居,既增加村民收入,也对农房品质和村庄环境提出了新要求。”绿化村村支书黄桂兰介绍,自贵阳贵安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绿化村严格落实市、县工作要求,结合旅居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实施农房整治,深入实施污水治理,扎实做好垃圾分类、规范投放和收集收运,全面改造旱厕,修建卫生厕所并整改问题厕所,同时有效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此外,村里还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持续巩固家庭和睦,邻里和气,村寨和谐的“三和村寨”基层治理成果,让绿色村寨洋溢着文明乡风。

整治后的景观水塘

“农村‘五治’不仅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更夯实了发展基础。”黄桂兰说,改造后的房屋更有美感,满足游客“打卡出片”的需求,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卫生厕所,让客人起居洗浴如同在城市一般便捷。“游客住得舒服,就会给我们介绍更多客人前来。2024年。我们累计接待游客300余人,户均增收6000元。今年新增民宿31家,总客房300多间,可接待游客600多人,经营收入有望实现新突破。”

绿化村绿树、鱼塘、民房相映成景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即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残垣断壁,推进改厕、改圈,治理污水、治理垃圾,打造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息烽县根据省、市工作安排,将“两清两改两治理”同农村“五治”融合推进,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人和、户净、寨美、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农村‘五治’让大家切实看到了改善环境对提高生活品质、创造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好处,所以‘两清两改两治理’推进起来就比较顺利,很多村民主动参与,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息烽县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科负责人付友刚说。

青山村塘坎组“英子小院”

位于青山苗族乡青山村塘坎组的“英子小院”,因将旅居住宿与农事体验相结合的经营策略成为网红民宿,年接待旅客4000多人。为了让旅客“住得好”“玩得好”的同时“吃得好”,小院主理人张廷发、英子夫妇养了十多头猪。然而,游客对农家土猪肉赞不绝口的同时,也对粪污产生的异味感到不适。今年,张廷发夫妇根据客人建议,拆除了养猪设施,对内外进行改造,并添置设备做成玫瑰鲜花饼加工坊。

鲜花饼加工坊

“我们改造了猪圈,还增加卫生间的数量,这两项改造获得了客人的好评,旅客明显增多。‘五一’小长假马上到了,网上咨询住宿的客人很多,‘两改’带来的效益超出了预期。”张廷发说。

“英子小院”农事体验区

随着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客流量不断增长,青山苗族乡旅居产业迎来迭代升级。在绿化村后寨组,品牌化运营的“青山乡居•那渡”民宿近日正式迎客。

项目负责人罗时丽介绍,“青山乡居•那渡”民宿由绿化村的闲置房屋改造而成,共有客房18间,每间都带有独立卫生间、休闲区和淋浴房,能住50多人,餐厅能同时容纳60到80人就餐。

青山乡居•那渡“与山渡”旅居房

据了解,“青山乡居•那渡”民宿采用“村集体+运营商”模式联动发展,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超过12万元的收入,同时吸纳村民就近务工,带动村民稳定增收,实现企业、村集体、村民三方受益。

“与山渡”客房

今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对息烽而言,乡村旅居作为旅游新业态,在观光旅游、研学旅游蓬勃发展之际强势开局,已成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务实举措。“我们会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一体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与农村‘五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风貌,为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环境基础。”付友刚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