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塔吊林立的化工园区到白墙青瓦的宜居农房,从磷氟化工企业车间的机械轰鸣到县城“15分钟生活圈”的优质服务,当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在红色息烽同频共振,一幅“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的新型城镇化图景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息烽把“强县城”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围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城乡融合等重点,推进以人为核心、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强化产业支撑,这座红色之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我们坚持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提升县城能级,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息烽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息烽正加快构建现代化规划引领体系、特色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市场商业体系、文化表达体系、社会治理体系的“七大体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县城。
工业领跑推动产业聚势
息烽深谙“产城一体”的发展逻辑,将产业发展作为“强县城”的基石。依托资源禀赋,加快磷氟化工、健康医药(化学药)、电池材料、印染纺织等产业发展,构建起多链条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贵阳市健康医药(化学药)产业园内,澄华生物、中森医药、卡本嘉泰等医药项目正全速推进。该产业园现已启动建设化学药项目用地771.16亩,总投资19.64亿元,总建筑面积27.26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实施贵阳市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及其服务配套设施建设PPP项目、贵阳市新医药产业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
园区负责人王宠介绍,贵阳市健康医药(化学药)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进度已达75%,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25.9亿元,带动就业600余人。
产业蓬勃发展为人口集聚提供了强力支撑。2024年,息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6%,新增工业产业工人890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216人,旅游从业人员突破6300人。2025年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3%。为持续增强人口吸附力,息烽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计划全年新增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50.5%。
服务升级推动民生提质
息烽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化建设始终,以“一圈两场三改”、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在永阳街道养老服务站,75岁的陈良俊老人每天与老友打牌、泡脚,享受惬意晚年;南门“15分钟生活圈”的多功能篮球场成为年轻人运动“打卡地”;开磷城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取代了曾经的小冲路“马路市场”,市民垄龙宝高兴地表示,“现在买菜安全又卫生!”
2024年,息烽持续推进“一圈两场三改”,新增公共停车位304个、农贸市场1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28户、背街小巷改造30条、地下管网改造38公里,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80个、幼儿园学位360个。智慧城市建设同步发力,通过县域视频监控全覆盖等数字化手段,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城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2025年,息烽将深化“一圈两场三改”,持续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在“硬设施”与“软服务”双轮驱动下,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城乡融合推动双向赋能
城乡融合发展是息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另一大亮点。
在永靖镇梨安村,白墙青瓦的农房错落有致,硬化后的乡间小道干净整洁,村民在新建凉亭下闲话家常,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崭新图景。2023年,梨安村启动宜居农房改造项目惠及126户村民,2024年改造范围扩大至2850户。村民彭启秀表示,“政府帮建花池,我的院子从‘晴天灰、雨天泥’变成了‘微花园’。”
近年来,通过实施“主房修缮+庭院美化”模式,息烽不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探索出“农房变民宿”的增收路径。累计利用闲置房屋改造民宿70余栋、农家乐25栋,发展旅居经营用房179栋。梨安村村民赵建英将改造后的房屋发展避暑旅居产业,去年收入超10万元。“游客都说这里风景好、设施全。我的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
2024年,息烽持续推进农村“五治”,实施宜居农房改造2850户,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5000人,完成1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着力推动城乡协同发展、一体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3%,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5年,息烽将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农村“两清两改两治理”、卫生家庭建设行动与农村“五治”有机融合,改善人居环境,共建和美乡村。同时,将全力构建“一轴两心四区”城镇发展空间格局,推动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1.6平方公里以上,新增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50.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