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科普宣传专栏 » 科普知识

从新年贺词里感受中国科技力量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2024年4月1日,湖北武汉经开区,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作业。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2024年9月16日,中国科技馆,体感机器人通过非接触的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季春红 摄

2024年11月17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2024年6月27日,华灯初上时的深中通道。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2024年9月18日,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进行固态量子存储实验。

季春红 摄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

宿东 摄

2024年1月10日,河北省固安县一家集成电路企业工人在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张体军 摄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贺词回顾过去一年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吹响新的一年风雨兼程再出发的奋斗号角,激荡起亿万人民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在这份特殊的“年度盘点”中,科技创新成果令人振奋。

过去一年,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一项项重大突破,奏响科技创新最强音,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充沛动能,书写辉煌灿烂的时代华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