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依托“红色、温泉、森林、乡村”四张旅游名片,利用西望山、南望山、乌江峡景区等山地特色优势旅游资源,以旅游产业为抓手、以体育赛事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抢抓全省发展山地特色旅游契机,采取文体搭台、旅游唱戏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打造山地户外品牌体育赛事活动,推进体旅融合发展。
一、积极谋划部署,建设一批体育基础设施项目。一是完善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完成了息烽县体育场改造、南山驿站生态体育公园、西望山滑翔伞基地和西望山60公里国际越野跑赛道、环团山健身步道、永靖大道健身步道、阳朗湿地公园健身步道等项目;积极推进县“一场一馆一中心”建设,县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目前已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形象进度80%,建设了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二是重视规划,积极部署体育旅游基础设施。规划了鹿窝西安汽车露营基地建设、西望山生态体育公园、团圆山陨石文化生态体育公园、“长征之路”红色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健身步道56公里、开发了中心―纪念馆-杨虎城将军囚禁处-张露萍等七烈士陵园-易地扶贫搬迁永靖安置点-南山驿站教学线路;中心-潮水战斗遗址-半边天文化陈列馆-王涌波烈士陵园-劳模大楼教学线路;中心-泡木井-江口—马沟-九庄红军烈士陵园-黄沙渡口-泡木井等体育旅游精品线路3条。
二、加强创新运作,打造一批有影响力品牌赛事。一方面,全力打造本土精品赛事。2016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四届西望山国际越野跑挑战赛和西望山全国滑翔赛邀请赛,其中2017—2019年西望山国际越野跑挑战赛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旅游频道、中新网、搜狐网、东方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累计吸引国内外5000余名运动爱好者参与角逐;西望山全国滑翔伞邀请赛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华网、贵阳电视台、贵阳网等媒体宣传报道,累计吸引省内外400余名专业运动员前来参赛体验。另一方面,持续举办传统赛事活动。推进春节传统舞龙比赛、红岩葡萄节竹筏比赛、百村农民篮球赛等传统赛事活动开展,切实吸引广大群众及游客前来观看参与,不断提升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良好氛围。
三、强化培育引进,推动一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一是推动本土企业发展。品牌赛事的举办,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展,如2016年西望山山地越野跑,由县户外运动协会协助举办,2017年西望山全国滑翔伞邀请赛、第十一届红岩葡萄节等赛事活动,全部由息烽县旅文投公司作为赛事活动执行方组织,既盘活了企业资源、发挥了企业优势,又助推了本土企业壮大发展。二是推动服务产业发展。通过赛事活动的举办,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拉动我县住宿、餐饮、交通、零售、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体育旅游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累计建成生态体育公园一个、健身步道40余公里,发展乡村客栈及农家乐1263家,15间以上客房宾馆酒店30家,乡村客栈及宾馆酒店房间共计6100余间,床位11000余张;建有旅游公厕40余座,200余座公共场所公厕免费对外开放,切实满足广大游客需求。三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通过品牌赛事引领,全县逐步形成了全民健身锻炼的浓厚氛围,先后培育和引进了贵州奥斯健身俱乐部、天地文化体育俱乐部、云龙跆拳道俱乐部、永靖青少年俱乐部、康莱乒乓球俱乐部、贵阳西望山银燕滑翔伞服务有限公司等体育企业10余家,引入资金1500余万元,每年招收学员和健身爱好者4000余人,创造就业岗位100余个,实现营业收入2000余万元。
四、合理规划部署,开发一批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基地。一是团圆山陨石文化生态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建设情况。我县积极规划团圆山陨石文化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制定团圆山陨石文化生态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建设方案,并争取到省局建设补助资金330万元。二是乌江峡景区红色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健身步道情况。我县今年计划建设“长征之路”红色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健身步道约36公里,主要位于乌江峡景区,涉及沿江流长镇、鹿窝镇、九庄镇,其中流长镇建设5公里、鹿窝11公里、九庄10公里。另外,我县计划在息烽九庄镇花树塔——出水洞一带建设攀岩基地,开展攀岩赛事活动。为了有序推进乌江峡景区的开发,我县已编制《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乌江峡旅游开发论证报告》,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合理开发利用乌江峡旅游资源,推进乌江峡红色经典景区招商,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开发乌江峡红色旅游资源,促进体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体育赛事活动的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