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息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稳中向好。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我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达产增效,2020年全县工业经济增速达9.3%。
一、工业支撑作用显著
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1%,在全市区市县中排第2位,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24.6% ,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在一、二、三产中拉动作用最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为52:32:16。2021年一季度,工业仍然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7.2%,拉动GDP增长约2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
2020年,全县引进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达32.27亿元。在谈项目19个。引进项目中传统化工项目仅2个,其它产业项目8个,占比达80%。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其中非传统化工企业8家。全县工业投资完成27.2亿元,大鸿煤业辅助智能系统、西洋实业10万吨浮选硫酸钾、开瑞科技2×5000t/a磷酸铁等技改项目相继实施。引进了化学原料药基地、昊越石膏建材等重点项目,今年新引进了中核山东30万MW光伏发电、虹天光学仪器制造等项目。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实施“以渣定产”以来,我县石膏新型建材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累计引进磷石膏综合利用及配套项目20个,项目建成达产后磷石膏综合利用量可达695万吨/年,预计可实现产值20亿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三、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近年来,我县相继印发了《息烽县“一品一业、百业富贵”行动方案》、《息烽县做强实体经济推进新产业发展攻坚行动计划》、《中共息烽县委 息烽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措施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正在制定《关于实施倍增行动全力以赴实现工业大突破的实施意见》。《现代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钙产业发展规划》、《息烽县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息烽县尹庵产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产业和区域规划相继完成,《“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即将编制完成,《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已启动,形成了“一轴一环两核多点”工业产业空间布局,明确了现代化工、新型建材产业作为县首位产业。系列政策及规划方案的出台和制定将为我县加快新型工业化,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提供支撑。
四、重点企业改革成效显著
一是借助两磷重组机会,息烽县不断推动贵州开磷股份有限公司(息烽部分)优化重组,全面提升企业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全面优化企业管理层级,对所有三级以下分、子公司进行整合、人员分流,仅保留开磷化肥公司、息烽合成氨公司、塑料包装公司和开磷磷石膏公司。注销开磷供电公司、氟硅化工公司、碘盐公司;另一方面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从低水平扩张向做精、做强、做优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从一肥独大向高端肥、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协同发展转变。布局并实施40万吨PPA(湿法磷酸净化)、25万吨钙盐、3万吨无水氟化氢、200万吨磷石膏提纯净化等项目。二是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顺利实现破产清算,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竞买成功,企业发展信心增强,30万吨生物菌肥、50万吨智能肥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
五、园区承载能力增强
启动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全力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一是用地保障能力提升。对“一轴一环”公路两侧土地进行整理,制定土地整理工作计划,2020年完成土地收储300亩,2021年计划再次收储土地300亩,逐步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十四五”期间预计收储2500亩。二是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提升。2020年完成标准厂房建设6万方,2021年预计建成19万方,为中小企业快速落地提供支撑。完成市政供水管网18公里、污水管网29公里、建成4000方/天九庄水厂,建成2000方/天高坡井水厂,建成800方/天十字坡水厂,铺设供水主管道800 公里;架空线电路管网4543.51公里 ,天燃气管网105公里等,为企业用电、用水、用气提供要素保障。
六、工业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2020年,全县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6家,贵阳开磷化肥公司、开磷息烽合成氨公司、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被列为市级重点企业。全县申报专利62项,有效发明专利61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92亿元。
今年3月2日,全省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明确提出了“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要求坚定不移把新型工业化作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4月25日,全市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贵阳召开,要求要以“闯”的精气神,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下一步,我县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工业化发展有关工作要求,落实“六个抓手”工作措施,以“七大产业”为主要发力点,聚焦高质量发展核心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努力打造现代工业体系。在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上实现倍增。
一是抓产业集群发展。结合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平台优势,着力打造现代化工、新型建材首位产业,提升特色食品、新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总量,实现节能环保、日用消费品等产业突破。
二是抓产业链条延伸。加快推动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坚定不移支持现代化工产业做优做强,依托开磷、西洋品牌优势,做优基础化工、做强精细化工。聚焦特色食品、新医药等产业,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
三是抓产业培育。重点围绕七大产业,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配套项目,着力全产业链培育,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