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助力家庭教育“不缺席”。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密切家校沟通合作,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充分发挥学校的阵地优势,完善家委会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进行家访,围绕学生学业、身心发展、思想变化等状况进行家校沟通,共同研究提出学生学业指导与教育引导建议。开展家校结合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亲情视频和亲情电话,加强留守儿童家长与学校、孩子的沟通,及时了解、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近年来,定期召开校级、年级、班级协同育人家长会上千次,通过亲情视频与电话沟通上万次,提出家庭教育指导、建议7000余条。
二是强化意识引导,助力家庭教育“不错位”。会同妇联以及街道办等多家单位,推动学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点建设,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普惠性公益咨询服务;依托于多形式、多层次的宣讲工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儿观、成才观,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摒弃“超前教育”“抢跑文化”等功利思想,达成减负共识。近年来,通过成立县家庭教育教师宣讲团,开展讲座30余场,通过邀请省市专家到学校、社区开展讲座20余场,受益家长达30000余人次。通过鼓励各中小学编印教育校本教材,形成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家长教育意识引导。如,县第一小学结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情况,编写了《息烽县第一小学家庭教育读本》,养龙司小学编写了校本教材《孝行天下》,西洋学校编制教材《教育从家庭开始》,青山苗族乡党委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共同编制了《苗乡韵》校本教材读本。
三是聚焦活动体验,助力家庭教育“不延时”。紧紧围绕各学段儿童少年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目标,邀请家长到校体验,通过走进校园,走近课堂,了解学校的管理、发展趋势,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频、同步。如,县第二中学每学期开展3—4次家长进校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参与管理与监督;永靖小学不定期组织家长进班听课,及时跟进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学生学习状况;各幼儿园不定期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参与活动中增进感情,促进亲子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