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拟批准1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接受监督,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如您认为公示项目涉及您的重大环境利益关系,可在公示时间内向我局提出申请听证。如公众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如下方式告知。
联系电话:0851-87724569
传 真:0851-87725230
通信地址:贵阳市息烽县文化西路贵阳市生态环境局息烽分局3楼环评科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单位 |
建设地点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1 |
38万吨建筑石膏粉新建项目 |
贵州昕鸿海石膏科技有限公司 |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温泉镇西洋社区石灰窑处 |
贵州浩阳新汇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一)施工期 (1)大气环境:施工期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扬尘,来自于土方开挖、建筑材料堆存、运输等环节,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管理,通过洒水保湿、防尘纱网、限制车速、禁止超载、密闭运输及保持施工场地的洁净、避免大风天气作业、设置过水浅池等一系列措施治理后,可将其影响降至最低。 (2)水环境: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可设置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不外排。生活污水利用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3)声环境: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运行产生的机械噪声以及运输车辆交通噪声。施工期间可合理布局施工设备,禁止夜间施工(如需夜间施工需申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施工),昼间机械设备的运行应避开中午休息时间。运输车辆通过敏感点时禁止鸣笛等措施处理以降低施工期间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噪声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土石方,能回收利用的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运至指定的地点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二)营运期 (1)废气:运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磷石膏粉生产车间废气,汽车动力扬尘和尾气、食堂油烟。 ①磷石膏粉生产车间为半封闭式厂房,磷石膏上料、皮带输送过程中,由于磷石膏废渣含水率较高(40%~50%),粒径较大,不易起尘,产生极少量无组织粉尘对环境影响小。磷石膏渣破碎过程中会产生粉尘,但是由于在封闭环境中进行,产生的粉尘随管道进入下一环节,因此,破碎过程无粉尘排放。 ②磷石膏粉生产线为一体化全封闭系统,系统只设置一个排气筒,系统风机额定风量22000m3/h。 a、预热仓尾气:磷石膏渣加工量约160t/h,在预热仓中与烘干机炉膛烟气混合预热后,尾气由风机引入旋风分离器,根据类比同类项目可知,尾气粉尘的产生量按照加工量的3%计,则尾气粉尘含量4.8t/h,由于后续烘干机炉膛烟气经处理后会利用其余温进入预热仓进行预热,烘干机炉膛烟气经“旋风+布袋除尘”处理后遗留的粉尘量相对于预热仓本身产生的尾气粉尘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则混合后的粉尘经旋风分离器分离,此时磷石膏渣粒径较大,分离效率高,分离效率97%,分离后尾气粉尘量产生量144kg/h,此时尾气再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分离效率97%,分离后的粉尘产生量为4.32kg/h,分离后尾气引入重力沉降室。 b、烘干机炉膛烟气:烘干机采用燃煤作为燃料,根据工程分析章节可知,项目炉膛烟气经“旋风+布袋除尘”处理,除尘效率为99.9%,处理后粉尘排放量为223.5kg/a;处理后烟气直接通入预热仓与磷石膏渣混合,利用烟气余热对磷石膏渣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烟气经过旋风分离至重力沉降室进行处理,沉降室通过引风机引至双碱法湿法脱硫塔处理后15m排气筒排放。 c、烘干机尾气:预热及分离后磷石膏粉经螺旋输送机送入烘干机,烘干过程为动态,产生尾气粉尘产生量按照烘干量0.1%的量计,项目产品烘干量为160t/h,则烘干机尾气粉尘产生量0.16t/h,尾气经“旋风+布袋分离”,分离效率99.99%,分离后尾气粉尘量0.016kg/h,沉降室通过引风机引至双碱法湿法脱硫塔处理后15m排气筒排放。 磷石膏粉生产线烘干机、预热仓尾气由风机引入重力沉降室混合,风量22000m3/h,此时混合废气中SO2:7.87kg/h(357.73mg/m3)、NOX:2.04kg/h(92.73mg/m3)、粉尘4.351kg/h(197.91mg/m3)。双碱法脱硫除尘工艺的脱硫率在85%以上,脱氮效率10%以上。另外根据核算烟尘除尘效率需达到89%以上(本次取90%)。处理后废气SO2:1.18kg/h(53.64mg/m3)、NOX:1.837kg/h(80.5mg/m3)、粉尘0.394kg/h(17.91mg/m3),沉降室混合废气通过引风机引至脱硫塔处理,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排放,SO2排放量为8.51t/a;NOx排放量为13.23t/a。烟尘和二氧化硫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及表4二级标准要求,氮氧化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对环境空气影响小。 ③烘干后磷石膏进入熟化仓冷却,重力输送至球磨机,在封闭环境下磨粉,产生的粉尘随管道进入下一环节,因此,磨粉过程无粉尘排放。 ④磨粉后即为磷石膏粉,经计量及封闭式包装后即为成品。 ⑤磷石膏粉生产线预热、烘干工序温度控制在110~150℃,五氧化二磷分解进入气相温度在200℃以上,因此,项目生产过程中五氧化二磷不会变为气态排入大气环境。 2)运输车辆扬尘及尾气 项目厂区内道路长度约为150m,进场车辆将产生一定量的粉尘。 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主要与汽车行驶速度、载重量、道路表面粉尘以及运输量有关,本项目建成后产量约为38万t/a,约为1267t/d,厂区内所有道路均需硬化,由车辆行驶而产生的扬尘量很少,类比同类型石膏粉生产厂,扬尘产生量约为0.1t/a,项目拟对运输车辆进行覆盖,道路洒水降尘后,运输产生的扬尘对环境影响较小。运输车辆一般采用柴油作为燃料,燃油烟气直接在场地内无组织排放,主要污染物有HC、SO2、NO2。汽车尾气均为无组织排放,根据现查看,项目占用土地比较开阔,场地周围高层建筑较少,空气稀释能力较强,汽车尾气排放后,经空气迅速稀释扩散,不会对拟建项目周围的敏感点产生明显的影响。 (3)食堂油烟 项目食堂位于办公楼内,日最大就餐人数为20人,以每人每天消耗30g食用油计,食用油0.6kg/d、180kg/a。根据类比调查,不同的炒、炸、煎等烹饪工况,油烟中的烟气浓度及油的挥发量均有所不同,平均而言,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本次油挥发量平均取为2.83%,经估算,项目日产油烟量0.025kg/d、即4.5kg/a。项目产生油烟的灶头约1个,按日高峰期2小时计,风机风量为3000m3/h,安装油烟净化率不低于60%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浓度为1.67mg/m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T18483-2001)小型排放标准限值。 (2)废水:①项目营运期无生产性废水产生,石膏熟化工序需要加入水,该部分水全部进入产品,不外排,石膏熟化用水量为产品量的32%,即用水量为121600m3/a;②原料堆场淋溶废水以及厂区场地汇聚的雨水,原料堆场淋溶废水产生量为0.2m3/d,经沉淀收集后回用于厂区降尘,不外排;③脱硫塔循环水量为10m3,定期补充水量为2m3/d(500m3/a),其中蒸发耗散量为1.75m3/d(437.5m3/a),脱硫渣带走水分约0.25m3/d(62.5m3/a)。脱硫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④目在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废水量为2m3/d(600m3/a),排放量按照用水量的85%计算得到排水量为1.7m3/d(510m3/a),食堂废水经过隔油处理后和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土地农肥;⑤项目应在场地周边设置好雨水截流沟,防止场地外的雨水进入本项目场地内。项目方拟设置沉淀池用于收集原料堆场淋溶废水后循环使用,为防止雨水冲刷后进入沉淀池,导致沉淀池内的废水外溢。环评要求项目原料堆场沉淀池的池沿高度应高出地面,防止雨水进入沉淀池内。同时,单独设置一个沉淀池用于收集初期雨水,根据前文工程分析估算,本项目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应为70m3。位置可根据地势设置在较低处。 (3)噪声:项目噪声源主要为生产设备噪声。本项目选用先进低噪声的生产设备,合理布局,车间进行封闭生产,同时要求禁止夜间生产,项目噪声均能够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项目在投入运行后,产生的固废主要来自炉渣、除尘器、重力沉降室收集的粉尘,包装工序产生的废包装材料以及机修产生的危险废物。根据类比同类项目得知,一般炉渣产生系数为燃煤量的30%,项目燃煤用量为5000t/a,则炉渣量为1500t/a,重力沉降室收集的粉尘为3.834t/a,废包装产生量为0.1t/a,脱硫渣和炉渣可作为建材外售处理,收集的粉尘全部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废包装袋统一收集后外售给废品回收单位,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0t/a;项目大、中、小修及汽修均由外协解决,仅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日常保养维护中会产生危险废物,如废机油、废润滑油等,产生量根据《机械设备维修行业产排污系数》废机油(HW08危险废物)的产污系数:0.9千克/台计算,项目共有23台机械设备,按一年检测维修三次计算,则危险废物产生量为62.1kg/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含油纱布归为一般固体废物,本项目含油纱布产生量为20kg/a,含油纱布同生活垃圾可通过企业收集后,运至当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间,定期收集后送有资质单位处置,做好每次外运处置废弃物的运输登记,台账记录,对环境影响小。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