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文化旅游

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三举措”点亮乡土文化之光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 索引号: 000014349/2024-650927
  • 信息分类: 文化旅游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文号:
  • 是否有效:
  • 信息名称: 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三举措”点亮乡土文化之光

一是组建乡土人才队伍。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摸清县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对标非遗项目的申报流程、材料准备和评审标准等开展申报工作。近年来,共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9项,其中省级8项,市级10项,县级101项。申报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乡土人才75人,其中省级1人,市级5人,县级68人,获省级曲艺大赛优秀奖1人,2024年拟申报非遗项目20个。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息烽县8个省级项目已新增传承人257人,其中,以传唱最为广泛的息烽花灯为首。

二是建立民间文化作品库。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县内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编撰书籍和创作文艺作品。继2016年公开出版《息烽阳戏》以来,已编著《息烽花灯》40万字,并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编著《息烽傩戏》书超30万字。收集整理群文团队自创自演文艺节目作品200余件、息烽山歌本地调“花灯调”“对山歌”山歌歌词10余首。

三是保护传承非遗文化。近年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300余万元,用于我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息烽傩戏》项目及项目传承人的补充、建设民族文化产品交易中心、青山苗族乡苗族文化传习所,并通过在传习所内设“苗乡文化”“苗族服饰文化”“传统刺绣技艺传承”“苗乡足迹”“文创体验”五大展厅,展示了苗乡独特文化。同时引入了贵州苗文传媒有限公司进驻青山苗族乡苗族文化传习所,在传习所内开展芦笙制作、芦笙舞演出培训、苗族刺绣体验、蜡染制作展示等活动体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