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肠道传染病
水源污染是肠道传染病爆发的温床。暴雨洪水期间,雨水会淹没一些污染区域,造成和腹泻相关的病原体随着水流四处扩散。同时,大量降水也会污染饮用水源、影响当地生活用水供给和基础卫生设施,进一步加大了疫情随着水源传播的可能。临时水源(如河水、井水)可能被动物粪便、尸体污染,含大量致病菌;生活用水污染,洗漱、烹饪使用污染水,间接导致“病从口入”。饮用或接触污染的水、食物,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
2.霍乱
霍乱是洪涝灾害后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在我国,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霍乱危害大,传染力强,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造成了上千万的死亡,至今在世界各地仍然会不时发生。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感染霍乱弧菌后,人体常会出现严重腹泻和喷射性呕吐,这一过程会导致人体流失大量水分,造成严重的脱水,进而危及生命。无论是哪种情况的霍乱,一旦感染,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就医。通过输液的方式及时补充人体水分,再辅以对应药物的治疗,同时进行传染源隔离及环境消毒,尤其是对患者和带菌者的排泄物和呕吐物进行彻底消毒,霍乱的死亡率和不良影响都会大幅降低。
3.蚊媒传染病(如登革热、疟疾等)
暴雨时,降水淹没了鼠类和家畜的饲养地,大量的动物粪便被雨水冲刷,这些粪便中的病原体便随着水流一起传播。积水成为蚊子的理想繁殖地,导致蚊虫大量繁殖,登革热、疟疾、乙脑等蚊媒传染病风险飙升。另外,洪水迫使老鼠向人类居住区聚集,通过排泄物或咬伤传播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甚至鼠疫等疾病。
4.皮肤感染
洪水混合了生活污水、垃圾、动物粪便、化学污染物等,携带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潮湿的环境,会助长一些皮肤上的真菌感染。长时间接触污水可能导致皮肤溃烂,一旦皮肤破损,极易感染。若皮肤长期浸泡在污水中,持续受到刺激,会引发湿疹和各种皮肤炎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