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执行公开

息烽县2022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 索引号: 000014349/2023-220886
  • 信息分类: 执行公开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文号:
  • 是否有效:
  • 信息名称: 息烽县2022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

一、2022年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一)息烽县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7186件(作出执法决定案件数),其中,行政许可19117件,占比70.3%;行政处罚1656件,占比6.1%;行政强制240件,占比0.9%;行政征收征用0件,占比0%。涉密案件0件。(二)息烽县作出执法决定的案件引起复议申请23件,其中依法受理21件,依法未予受理2件,均已办结。受理的案件中,纠错1件,涉及领域为市场监管,纠错率为4.76%;被诉行政案件共件33件,已开庭审理23件,已审结23件,败诉3件,涉及领域为土地、林地类行政确权。败诉率为13.04%,低于全国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败诉率19.82%。

二、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关情况

(一)制度建设情况

为切实加强乡镇(街道)与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的协作配合,息烽县司法局于2022年7月11日印发了《息烽县乡镇(街道)与县直部门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及协调协作工作规程》,稳步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促进了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行政执法职能,不断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二)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关情况

坚持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指导,聚焦重点执法领域,指导各执法部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把行政执法源头、过程、结果三大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强化公示环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按照“谁执法谁公示”原则,督促各执法部门落实事前、事中、事后公示职责,接受社会监督。全县29家单位、11个乡(镇、街道)主动公示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流程、执法依据、办事指南等信息,2022年总计公布行政执法事项4405项。各执法部门通过息烽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贵州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贵州政务服务网,贵州省司法云平台—执法监督系统等平台录入公示本部门执法数据。

2.强化全过程记录环节,让人员在“监控下”执法

全县各执法部门对查封扣押财产、强制拆除等直接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和执法办案场所,推行全程音像记录。同时,建立健全音像记录管理台账,严格音像设备和执法影像记录管理。息烽县现有执法记录仪279台,音像记录场所32间。

3.严格审核环节,为执法决定戴上“紧箍咒”

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是行政执法的最后一道关口,直接影响办案质量和效果。严把审核关,指导各执法部门明确审核机构、审核范围、审核内容、审核责任,确保法制审核环节有机构承担、有专人负责,审核程序合法规范,着力提升执法队伍整体办案水平和执法能力。息烽县现有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794项,法制审核人员71人,其中取得法律职业资格8人。

(三)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情况息烽县先后于2022年2月28日、7月7日举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专题培训会、全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专题培训,对全县47家单位的具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水平,全面加强执法部门自身建设,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扎实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

(四)开展案卷评查情况

息烽县司法局2022年共开展案卷评查3次,共计评查执法卷宗541个,涉及11家执法部门。2022年3月25日参加市局组织开展的行政执法案卷交叉评查工作,共计评查息烽县7家重点执法部门7本执法案卷,整改问题4个;2022年4月8日--4月22日组织对市场监管、卫生健康、自然资源、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教育培训、生态、交通领域9家重点执法领域进行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评查范围从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办结的普通程序行政处罚案卷,共计75个,整改问题226个;根据《贵阳市检察院贵阳市司法局关于开展全市行政机关执法案件评查工作方案》要求,对我县11家重点执法部门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期间结案的全部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共计评查行政执法卷宗459件,其中:县公安局131件;县农业农村局16件;县交通运输局5件;县市场监督管理135件;县卫生健康局56件;县应急局4件;自然资源局27件;县综合行政执法局80件;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件。制发个案监督检察建议29份,类案监督检察建议2份,移送刑事立案监督线索1条、公益诉讼线索2条,行政机关对检察建议全部采纳并及时整改落实,累计整改问题191个,检察建议整改回复率100%

三、行政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一是执法信息公示平台不统一。各执法部门事前、事中公示基本落实,但部分执法单位未按照“谁执法谁公示”的要求,向社会及时公示执法结果。加之公示平台众多,公示途径不统一,造成执法公示数据凌乱、分散,不便于数据统计和查询。

二是执法音像记录采集、管理不规范。部分执法单位执法设备使用率低,虽然配备了执法记录仪等音像记录设备,但部分执法人员未熟练掌握执法设备使用方法,音像记录现场采集不全面、不清楚,管理不规范,执法过程中采集的音像记录没有进行统一集中储存登记管理,存放在执法记录仪等设备中的音像记录资料未及时导出。

三是法治人才缺乏。各执法部门虽然明确了法制审核机构和法制审核人员,但大部分法制审核人员非法学专业,法制审核业务不熟练,对法律法规、执法程序、工作方法等掌握不够,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四是基层执法力量薄弱。因机构编制等因素的限制,部分执法单位执法人员的数量与繁重的执法任务不相匹配,严重制约了行政执法活动的开展,也影响了日常监管的力度和行政管理的效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指导执法部门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做到执法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坚持“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重点加强执法信息公示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以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平台的应用,督促执法部门完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执法案件信息录入。(二)加强基层执法人员培训力度。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执法人员工作素质和能力。引导执法人员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程序意识,不断提高执法人员行政执法与行政应诉工作的水平,进一步营造更加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法治营商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