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阳朗小学位于永阳街道阳朗村,始建于1937年,八十多年来,历经沧桑,风雨兼程。
一、历史沿革
息烽县阳朗小学始建于1937年,清光绪中期,为私塾“阳朗三教寺学堂”,民国八年,改为“息烽第二区第八两级小学校”,地方联保制时称“德兴小学”,联保改乡镇后更名为“镇南中心学校”。分镇划乡学校以地方命名,遂有“阳朗小学”之称。
二、办学条件及规模
学校位于永阳街道阳朗村,东有川黔铁路、西有210国道、南面五百米处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交通十分便利。
学校占地面积29392㎡,建筑面积15118㎡。1999年依托国家“义教工程”项目,修建并改善了教育教学设施;2015年9月进行改扩建,新建了学生宿舍、食堂、保健室、值班室等,建成了永靖镇第一所寄宿制小学;新建综合教学楼设置有党员活动室、教师会议室、民族文化室、学术报告厅、录播室、学生教室、科学教室、计算机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舞蹈室、阳光之家等功能室。
办学规模可达36个班,容纳1800余名学生(其中:寄宿学生800多人)。目前,学校有教学班25个,学生1272人(送教上门学生1人),其中寄宿生433人。在职教职工103人,专任教师77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三、办学特色
一直以来,学校以美德教育为突破口,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人为本,加强管理,突出实效,努力实现学有所教、教有所乐,校园和谐、质量提升。
学校实行“一二三四”的办学模式,“一”就是毫不动摇地以“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小学生为唯一的办学目标;“二”就是“两张名片”,一张是红色教育名片,另一张是书法教育名片;“三”就是“三个标准化”,即“教育教学标准化、食堂管理标准化、宿舍管理标准化”;“四”就是“四化”即:学校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文化。
辛勤耕耘,春华秋实,经过几代人不懈探索、积淀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学校以“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校训,逐步形成了“善行漫校园”的校风,“良知启心智”的教风,“勤学成习惯”的学风。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能力,结合实际,学校着力打造“传习书法,写好汉字”的办学特色。
薪火相传,教泽绵绵。发展中的阳朗小学坚持守正创新,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积极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先后被市县授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基地、贵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示范学校、贵阳市绿色学校、息烽县德育示范学校、息烽县安全文明校园等十多项荣誉称号。路漫漫其修远,阳朗小学将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勠力同心、踔厉奋发,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创造新辉煌。
学校电话:0851—87712178
学校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阳朗村四组76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