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时间 2023年3月29日(星期三)上午9:30
二、会议地点
县委宣传部四楼会议室
三、主持人
魏忠良(县委网信办主任、县新闻发言人助理)
四、参会人员
(一)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11人);
(二)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党校、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文旅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息烽分局、县卫健局、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局、县商务局、县水务局、县市场监管局、息烽经开区、县旅投公司等单位分管领导(18人)。
五、邀请媒体
县融媒体中心媒体记者(4人)
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
——在息烽县2023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
根据安排,现在由我向各位介绍一下息烽县工业园区用地储备、标准厂房建设和“园区事园区办”有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23年工业园区用地储备、标准厂房建设目标任务为:全年完成工业用地储备900亩,现已完成工业用地收储200亩,占全年目标的22.3%,加上往年收储存量,工业集聚区内现有可用工业土地270亩。启动建设标准厂房面积25万平方米,建成20万平方米,完成招商意向入驻率50%。经摸排,预计年底可完成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定制厂房7万平方米、新型建材产业园2.72万平方米,启动贵阳绿色生态印染循环经济产业园16.9万平方米,其中建成13.9万平方米,启动磷系新动能材料厂房建设3万平方米。同时持续深化开发区“放管服”改革,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按照“园区涉企服务事项不出园区均可顺利办结”的工作目标,持续推进园区企业配套服务优化。
二、主要做法
一是抓规划引领,为项目落地创造条件。依托初步形成的磷化工为主导产业、新医药(化学药)为特色产业的“一主一特”产业发展定位,结合获批的贵州省第一批化工园区和化工园区安全等级评价中获得C级认定,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用地相关政策,科学规划园区发展布局,全面排查摸底工业园区可用地块,完善控制性规划,加大工业用地储备力度,做细做实用地保障各项工作,努力为工业园区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二是抓项目建设,为工业发展筑牢根基。按照“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的总体要求,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加快节约园区建设,2023年,息烽经开区借机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印染产业园及磷化集团6万吨磷酸铁、10万吨磷酸铁锂、2万吨锂电池循环利用等项目配套设施建设,预计启动标准厂房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建成20万平方米,持续做牢工业基础、做大工业底盘、做强工业经济,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息烽篇章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是抓配套设施,持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目前,工业集聚区内现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4座,35KV变电站3个,各供电线路均已形成环网供电,整个园区均位于电网保障范围内;有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处理站5座,在建日处理能力4000吨污水处理厂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16040立方米;中卫天然气管道穿境而过,依托新能源管网公司和港华天然气公司建有天然气分输阀室、调压站各2个,基本满足集聚区内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需求。另根据工作计划,2023年拟新建化工园区内部道路(含管网)约9.06公里,总投资约1.52亿元;将投资0.13亿元用于线路改迁,切实满足项目用电需求,同时热电联产项目有序推进,为标准厂房和园区企业提供蒸汽配套。此外,我县在化工园区周边和县城周边建成的200余套住房,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住房保障,使企业人才能够安下心下抓生产经营,为工业经济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
四是抓租售并举,为企业入驻提供选择。标准厂房不能建出来装星星装月亮,而是为招商引资打基础、添动能、提质效,实现双赢。所以,我县严格按照贵阳市新型工业用地和标准厂房“M0”政策建设工业标准厂房,为满足企业对厂房的具体需求打好基础,入驻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情况,采取租或买的方式取得标准厂房的使用权或产权,使企业能够合理调配资金,集中精力抓生产、促发展。截至目前,我县已累计建成标准厂房面积46.13万㎡,已使用面积20.67万㎡,共入驻项目8个,总投资18.37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4个,开工在建项目4个;在谈项目共6个,总投资23.6亿元,计划使用标房面积9.62万㎡。
五是抓园区服务,不断夯实园区服务能力。聚焦园区事项“办什么”“谁来办”“怎么办”“办得怎么样”四个方面,一是增设了“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将县投促局代办中心迁入企业服务中心办公,统筹园区事园区办工作。二是梳理出涉及园区企业第一批办理事项595项,完成《本级可办涉企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需报省、市审定涉企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编制,并根据工作开展需要实行动态调整,为全面推进“园区事园区办”提供行动指南。三是推动政务服务“五个一办”便民利企再提速,对新引进的企业和项目,全面实行“企业专员”代办帮办机制,明确专人一对一的跟踪服务,第一时间完成事项办理。
2023年,我县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提高效能完成工业园区用地储备工作,高质量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全力打造贵阳贵安新型工业化承载空间。
我的发布到此结束,欢迎有识之士到息烽经开区投资兴业,共谋发展。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全力稳定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发展破局成势
--2023年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发言稿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息烽县工业和信息化局邓光耀,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息烽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息烽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作简要介绍。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工业经济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立足现有产业强链、资源禀赋补链、市场需求延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做强做优“一主一特”产业。我们今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工业总产值实现1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工业投资达到45亿元,新增标准厂房开工25万平方米,建成20万平方米。工业用地收储900亩以上。
新的一年,我们将推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聚焦重点、纲举目张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突破。
一是聚焦稳增长,推动工业经济行稳致远。一季度,虽然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好转,但受主要产品价格下滑、原材料价格居高等因素影响,发展压力仍然不小。我们进一步扛牢工业稳增长责任,全力推进一季度“开门稳”。通过开展工业企业稳产增产帮扶专项行动、强化助企纾困服务、优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测等方式,尽快推动工业经济向着预期目标恢复增长。1-2月,我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亿元,工业投资4.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8.9%,一季度争取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工业投资达到9.5亿元以上。
二是聚焦夯基础,构建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紧紧抓住全省建设“六大工业基地”和构建新能源电池级材料产业“一核两区”发展格局机遇,加快构建以磷化工为主导产业,健康医药(化学药)为特色产业的工业产业体系。推动我县“磷化工”主导产业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不断做强做大。巩固提升以磷化集团(息烽部分)、西洋实业为引领的磷化工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新能源电池级材料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已建成项目加快释放产能,为全省打造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作出息烽贡献。1-2月,全县磷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3.62亿元,同比增长17.18%。全年磷化工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七大工业预计实现产值88.4亿元。
三是聚焦调结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发展前景好的补链强链延链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推动产业结构加快优化。“磷化工”主导产业方向上,我们陆续建成了西洋50万吨智能肥(一期)、10万吨膨化肥、磷化250万吨选矿、20万吨电池级一铵、3万吨无水氟化氢等项目,贵阳开磷化肥40万吨/年湿法净化磷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6月将建成投产,将为精细磷化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新能源电池材料延链产业上,航盛3万吨电解液、3万吨磷酸铁等项目建成投产,磷化6万吨磷酸铁、2万吨电池回收(一期1万吨)、10万吨磷酸铁锂等项目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建成。10万能磷酸锰铁、10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等一批重点在谈项目进展顺利。健康医药(化学药)特色产业方向上,建业化工、中森医药预计今年建成,澄华生物、复瑞生物预计今年开工。同时印染、热电联产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热电联产预计年底将达到为园区配套蒸汽的条件。全年开工2000万以上项目5个以上,建成8个以上。
四是聚焦育主体,着力做大做强工业企业。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加快推动开磷化肥、西洋实业、开瑞科技、航盛锂能等“链主”型企业加快发展,培育县级百亿级、十亿级企业。加快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梳理培育清单,优化培育指导服务,着力稳住现有规上工业企业,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户。强化政策争取和落实,积极组织企业(项目)申报各类专项政策资金、基金,全年新型工业化、新动能基金争取不低于1亿元。
雄关漫道、任重道远,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我们将持续做到“想事、谋事、干事、成事”,扎实推进既定目标任务,推动工业“破局”成势,为“十四五”末再造五个息烽的愿景扬鞭奋蹄、砥砺前行。
我的发言完毕,再次感谢大家,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心、关注和支持息烽工业发展。
以“四地”建设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息烽县旅游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李丽,非常荣幸代表息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向大家介绍今年“强旅游”重点项目和系列旅游主题活动相关情况。
近年来,息烽把握发展机遇,聚焦“六爽”打造“爽爽贵阳·红色息烽”城市形象品牌,大力推进红色旅游目的地、度假康养目的地、山地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目的地“四地”建设。突出用好“红色”“温泉”两大特别资源,即用好息烽集中营、乌江峡红色资源,息烽温泉、南山天沐温泉、南山驿站温泉三个运营温泉及正在开发建设的小南海温泉资源。发挥“生态”“乡村”两大特色优势,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把流长镇宋家寨村、温泉镇赶子村打造成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永靖镇打造成乡村旅游重点镇。突出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创新宣传方式,拓宽旅游宣传渠道,展现旅游资源,吸引省内外客源,把“游客为主、服务至诚”落到每个细节、每个环节,做优文旅服务质量。
2023年,息烽坚定不移落实“强旅游”行动,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狠抓项目建设力度、进度、速度。目前,我县有在建重点旅游项目3个(息烽县南山驿站景区小南海建设项目、平安驛·贵州民俗文化体验地、息烽林丰生态园),息烽县南山驿站景区小南海建设项目以生态构建为基础,拟打造集主题乐园、休闲观光、户外拓展、餐饮住宿、温泉康养、文创消费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区,目前已完成前期备案、土地申报、招标等工作。平安驛·贵州民俗文化体验地项目通过体验式旅游,全力打造民俗体验类产品,集中展示具有息烽本土特色的红色、驿站、赶场等文化,目前,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已完成建设80%。息烽林丰生态园项目立足于优势的匝道经济餐饮理念,通过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拟打造一个贵遵线上重要的餐饮集散地,目前项目完成总工程量87%,餐饮部分于3月30日试运营。同时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息烽正在积极推进“南山北水”民宿项目,引进水东乡舍市场主体打造南山驿站民宿和又见·乌江民宿,项目将于今年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市场,可从根本上提升息烽的文化旅游环境,提高接待服务能力。项目的全部建成,将进一步展示息烽的红色、温泉资源,补足“留客难”的短板,将进一步打响“爽爽贵阳 红色息烽”的名片。
此外,息烽聚焦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六爽体验”,构成息烽旅游产品体系。“爽身”方面,以温泉养生为主。息烽温泉拥有一百多年历史,并被评为贵州省“金汤级温泉旅游度假地”。息烽重点打造的南山天沐温泉项目已于今年1月对外运营,目前息烽县12个温泉资源点已开发运营了3个,小南海儿童主题温泉项目正在建设中,“氡泉之城”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爽心”方面,以红色文化为主。息烽县是贵阳市唯一列入首批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区县,“红色”是息烽的印记与文化符号。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被列为贵阳贵安“一堂两心三精品”品牌——“共产党人的‘心学’”的主要基地,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和猫洞红色美丽村庄两个息烽红色文化产业重要载体项目的建成运营,使息烽“爽心”红色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爽眼”方面,以西望山景区和乌江峡景区为核心。乌江沿岸风光秀丽,在息烽境内绵延80余公里,可观玉龙峡、炼鹰峡、姊妹峰、骆驼峰的优美风景,还可触摸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南渡乌江的历史画卷。西望山景区峰高林密、溪流淙淙、崖奇石怪,是山地越野跑赛事和滑翔伞赛事的绝佳场地,今年3月19日,我县成功举办“爽爽贵阳 繁花似锦”赏花季之“贵阳十峰”第五届西望山越野跑挑战赛,赛事期间,息烽县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00万元以上,“爽眼”息烽底色逐渐靓丽。“爽口”方面,非息烽阳朗辣子鸡莫属。除了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辣子鸡制作技艺外,有让人垂涎的豆腐鱼、柴灰豆腐、泡椒牛肉、等精美菜肴;有水井巷烧饼、流长凉粉等颇具特色的地方小吃。红岩葡萄沟有蜂蜜般鲜甜的“葡萄”,中康农业园区“猕天大圣”猕猴桃远销海内外,娘子庄园里百果飘香、味蕾舒展。“叶老大辣子鸡”“西山贡米”等地方美食品牌让息烽“爽口”更具魅力。“爽购”方面,优质农特产品好吃不贵。在息烽,一把桑叶面话早茶,一杯刺梨汁带给您全天的维C,一顿辣子鸡让您满口生香,一壶果酒让您回味无穷,饱食之后您还可以把这份健康带回家。围绕爽购,我们不断加快吊瓜子、红美人、刺梨、蜂蜜、蓝莓、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发展,逐步推动旅游商品、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进景区。“爽游”方面。成功打造南山驿站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正在实施南山驿站景区提升改造项目,进一步丰富景区旅游业态,增设游玩项目,增强景区吸引力。
接下来,息烽将围绕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冬康养,以南山天沐温泉、南山驿站温泉、娘子庄园、锦绣桃源、狮子脑农业生态园等景区和乡村旅游点为主导,适应各阶段市场变化,帮助市场主体寻找有利契机,创新活动形式,突出息烽亮点和特色,不断策划系列主题活动,除推出“赏花季”活动外,还将推出以露营、研学等为主的“避暑季”,以康养为主的“温泉季”等系列产品。“爽爽贵阳·红色息烽”欢迎您!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高质量干部教育培训平台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好!
我是中共息烽县委党校负责日常工作副校长曾利洪,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的有关情况和特色课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建设贵阳市党校系统“1+10”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工作要求,息烽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联合市委党校打造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基地于2022年7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01.81亩,总投资2.7亿元,有1栋教学办公楼、2栋宿舍楼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能够同时满足近500人食宿、1800人教学需要。基地主要发挥两大功能:一是发挥红色文化宣传功能:以息烽为核心辐射全省乃至全国,为省内外开展“理想信念”“长征精神”“爱国主义”等教育提供宣传支撑。二是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功能,依托息烽红色资源优势,打造“一地一馆一红庄N个点”的干部教育培训平台,承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各级干部教育培训。
基地充分发挥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和息烽乌江峡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引领作用,挖掘县域内革命斗争历史遗址文化和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有特色的示范点,着力讲好息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推出修好“共产党人心学”现场教学特色课程和精品线路。开发了具有息烽本地特色的专题课程《信仰的力量》《组织起来的力量——中共狱中秘密支部的组织与斗争》《许晓轩的选择》《“六权共享”产业扶贫推动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等9个,现场教学课程20余个。打造了具有息烽特色的三条主题鲜明的教学线路:一是依托息烽集中营打造了以理想信念为主的现场教学线路(包含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张露萍等七烈士陵园、玄天洞杨虎城将军囚禁处等3个教学点;二是依托红军长征南渡乌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的教学线路(包含红军长征南渡乌江纪念碑广场、钱壮飞殉难处、罗家山长征步道、泡木井等几个教学点);三是依托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了乡村振兴教学线路(红色美丽村庄猫洞村、黎安村美丽南山田园综合体、养龙司堡子村<或石硐大洪村、流长镇宋家寨村>)。在培训方式上,设计了体验教学、仪式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等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培训班次1-5天的教学需求。
今年,我们将推出“重走长征路·奋进新时代”党性教育教学线路,重点推出红色美丽村庄猫洞村的红军过息烽六天五夜主题展室、九庄红军烈士陵园、红一军团及中央军委纵队南渡乌江遗址等三个省级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打造《九庄反空袭战斗》《永不褪色的信念》《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央红军南渡乌江过息烽》等精品课程,在这里借此机会诚邀全国各地的朋友来体验和感受我们的教学线路和课程,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最后,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对息烽县委党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构建“六爽”产业体系奋力打造新时代“旅游小镇”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我是西山镇宣传委员邱崧丽,非常高兴能够在此就我镇“强旅游”工作相关情况向大家作介绍。
西山镇位于息烽县城西部,除了在自然风光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外,西山镇柏香山村的黔商文化、西山村虫茶文化、西望山的佛教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和风土人情也是吸引广大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2023年,我们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产业强镇”战略,依托“山水、林地、花海、赛事、文化”优势资源,构建好“六爽”产业体系。
一是聚焦赛事活动,打造“爽身”产业链。坚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主线,统筹推进“全域规划、全业融合、全链提升、全程创新”。依托绿色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坚持“体育赛事促旅游,体旅融合促发展,发展成果促振兴”的发展思路,借力举办西望山国际山地越野跑和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等精品体育赛事契机,进一步扩大体育产业优势,积极编制生态体育公园项目上报,力争将西望山打造为体育综合发展示范区,构建体育赛事与文安花海、鹿窝田坝等山地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新格局,不断推进体育赛事与山地旅游发展地深度融合。
二是立足传统文化,打造“爽心”产业链。西山黔商文化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黔商文化核心精神“以义取利、以得载义;义利相彰、天下义商”,坐落于西山柏香山的清代华氏四合院,见证了以华氏家族为代表的黔商群体从传统商人向现代商人的发展变迁。投资6亿元的平安驿·民俗文化综合体验地项目已于2020年6月在我镇柏香山村启动,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西山镇将以平安驿·民俗文化综合体验地项目、生态渔业项目等为辐射点,逐步完善周边旅游景点、乡村客栈、农家乐条件,优化旅游交通组织,真正让旅客得到一场“吃得开心、住得开心、玩得开心、留得下来”的“爽心”之旅。
三是着眼山林之间,打造“爽眼”产业链。西山镇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大观,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境内有著名的“雨花观瀑”“天门烟霭”“松谷晚钟”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更有明清僧人修建的“凤池寺”“瞿昙寺”“报恩寺”等佛教文化遗址是明清以至民国时期西南佛教胜地。2023年,西山镇将持续挖掘本地人文事迹,以佛教文化为资源载体,将西山旅游与古佛教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佛教文化带动西山镇乡村旅游发展,提升我镇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挖掘当地美食,打造“爽口”产业链。近年来西山镇通过“美食+旅游”模式,大力发展水果、特色菜品等产业,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下一步,西山镇将持续挖掘本地美食,如底寨柴灰豆腐、鑫鸿豆腐鱼、倒汗鸡等特色菜品,让更多外地游客在来西山、游西山的过程中,品味西山美食,感受乡土文化,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五是建好销售平台,打造“爽购”产业链。由西山政府出资运营,成立西望山商贸公司,为西望山“禅贡米”、猪场村精品水果、金星村蓝莓、胜利村青脆李等农产品打通销售渠道,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2023年,西山镇将以县域内各项大型活动、赛事为契机,设置本土农产品展销台,同时积极向合力超市、新乡贤农产品中心等企业寻求合作,拓宽销售路径,提升“西望山好物”知名度。
六是用好河流资源,打造“爽游”产业链。西山镇水资源丰富,境内有贯穿全境的底寨河、鹿窝河、胜利河,这些河流均无污染,流域面积在镇内达20平方公里以上,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优势。西山镇围绕田园定位,以乡村振兴引领水产养殖项目为开端,引进总投资3000万元的贵州水之源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态渔业项目已在小堡村落地。目前,占地50余亩的小堡村生态鱼养殖一期工程已投产使用,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下一步,将以生态鱼养殖农旅观光项目为依托,实施生态鱼便捷食用生产加工项目。通过引进投资主体投资的方式,沿观光基地下游河道打造集沿河烧烤配套设施合水上游乐园,以提升生态鱼养殖观光基地的农旅观光效果和村集体经济的实力。
在此,感谢到会各位媒体朋友们的鼎力支持,我们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多到西山旅游观光、投资创业!也希望通过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使更多的人深入了解西山、关注西山、走进西山。
谢谢大家!
流长镇:村企联合 红绿融合 走旅游发展新路
各位领导、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流长镇副镇长马俊,很荣幸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现在我向各位简要介绍流长镇旅游发展思路。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牢牢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结合流长实际,立足生态和资源两大优势,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围绕红色文化和民宿产业,做足“旅游+”发展文章,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我们将立足生态优势,做足山水文章,聚力农旅融合发展,推进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凭亮丽成色“出彩”。整合独具特色的流长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以“乌江水域自然风光——“南山北水•又见乌江”乡村民宿——贝拉山露营基地——宋家寨村狮子脑农业生态园区”等集民宿、餐饮、休闲、体验、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把宋家寨村—柑橘、前奔村—前奔梨、长涌村—葡萄、茶园村—吊瓜、龙塘村—刺梨等现有产业基地扩面串珠,连线发展成为农业观光旅游体验圈,推动形成产业旺、经济强、环境美的良性循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另一方面,我们将立足资源优势,激发旅游活力,聚力赓续红色文化,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凭鲜明底色“出圈”。依托流长镇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以红军南渡乌江史实为背景,以流长红色文化为主线,以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精神为亮点,打造一条以“红军南渡乌江纪念碑广场——马鞍山红五军团临时指挥部旧址——宋家寨村没量坑红军烈士殉难处遗址”为一体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步道,做精、做特、做优旅游线路,着力推进流长红色旅游业发展。同时,充分利用我镇贵阳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及红色文化阵地,积极开展讲“红色故事”、看“红色遗址”、走“红色步道”等“沉浸式”教学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打卡红色文化学习,把红色资源变成致富资源。
今年,我们将在做精、做深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的基础上,重点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主线,以盘活利用闲置资源为突破口,采取合作建房、引进企业盘活闲置农房模式,打造一批具有田园风光、生态康养、休闲娱乐等特色的乡村旅游民宿,让游客能够停下来、慢下来、住下来,以民宿经济盘活乡村资源,带动老百姓增收,助推乡村振兴。一是聚力推进闲置资源盘活,创新开展合作建房,以民宿产业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我们按照“稳慎推进、三权分置、农民主体、问题导向、分类指导”原则,探索推进“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合作共赢的模式。如,由贵州狮子脑农业生态园、宋家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户三方合作,在宋家寨村阳山沟组创新开展农村宅基地资格权异地申请宅基地合作建房、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发展民宿,火热推进“星空民宿”项目落地,全力用活宅基地资格权和盘活闲置宅基地使用权。二是聚力引入优秀民宿企业,高效快速推进“南山北水•又见乌江”“622+1”盘活农村闲置农房项目落地,以民宿经济盘活乡村旅游资源。我们紧盯宅基地产权化、市场化、金融化“三化”目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率先在龙泉村下寨组打造‘622+1’盘活农村闲置农房样板,把发展机遇、政策红利、有利条件转化为流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和现实优势。
文化彰显特色,旅游凝聚人气。我们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通过在生态+红色旅游、特色产业、政策落地方面做大文章、花大力气、下大功夫,突出品牌带动、需求导向、融合发展,精心打造旅游新业态,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奋力推动旅游业态蓬勃发展,探索出一条以旅游业发展振兴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共同赶出流长新未来。
生态之行,红色之旅——“红色旅游小镇”流长镇欢迎您的到来!
以文促旅 以旅兴农
切实将“强旅游”行动取得新突破
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养龙司镇党委委员、人民政府副镇长刘劲,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养龙司镇“强旅游”的各项举措。
养龙司镇作为息烽县的北大门,地处贵州省会城市爽爽贵阳与黔北名城遵义的交界,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条件优越,并拥有“半边天文化发祥地”的特殊名片,具有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农业现代化先行先试的基础条件。
2023年,养龙司镇将进一步打造“三个园”工作目标,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文旅融合,依托“半边天文化陈列馆—娘子庄园—锦绣桃源”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向外展现“半边天”独特的文化吸引力。
一、打造特色文化家园
充分发挥堡子“半边天”文化、龙马文化等资源优势,积极向上争取提升改造“半边天文化陈列馆”,推进“堡子半边天文创中心”建设,通过依托民俗、人文、非遗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养龙司特色文创产品,丰富我镇文旅产品体系。包装打造女子舞龙、竹板快书、花灯戏、金钱杆等一批叫得响、带有“龙乡符号”的非遗民俗产品,不断推动精品非遗项目“走出去”。深化“半边天”文化内涵,开发连环画,融入水墨、剪纸、皮影等民间元素,形成故事体系,“讲好”龙乡特色文化,将养龙司镇打造为特色文化家园。
二、打造城市乡愁故园
突出田园、乡愁等主题,以锦绣桃源为中心,充分利用农村宅基地改革释放红利,加大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手工坊、庭院经济等多种业态,大力吸引投资主体,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田园风貌,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项目资金争取,全力打造以锦绣桃源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的“又见田园”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造“来到此乡如回故乡”田园乡愁故园,为城市游子提供寻味乡愁、释放乡情的集聚地。让游客可以夜宿农家别院,康养宜居、放空身心、静享田园。
三、打造和美乡村乐园
突出农味、童趣等主题,支持以“娘子庄园”为示范带动,帮助企业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度假、劳动实践、亲子研学、找寻农味、体验童趣等为主要内容的乡野乐趣旅游业态,加快构建农文旅融合新亮点。支持贵州叁园肆季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串点连线成片发展旅游业态,帮助畅通外部道路,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围绕旅游“六要素”,全面夯实旅游基础设施,补充旅游短板、细化旅游路线、加强对外推荐,努力打造和美乡村乐园。
在此,也诚邀各位领导、各位记者朋友相约在龙乡、相聚在龙乡,共赴一场文化之旅,一起赏花、尝果、品文化,一览巾帼风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