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狠抓政策落实,推进全县城镇化建设,力保就业保持平稳,就业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但受城镇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转移性收入减少、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回落。
一、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新一轮样本于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调查,全县有国家统计局抽中的城镇住户调查点5个,含1个城乡结合区。据调查资料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03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26元,同比增长9.3%,增速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逐渐向全省的平均增速8.8%回落,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下降趋势明显。
二、惠民措施促进居民增收
(一)部门联合发力,积极推动住户调查工作有序开展。县统计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局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住户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城乡住户调查工作水平,保证数据质量,建立了《息烽县城乡住户调查工作辅助调查员考核管理办法》(息统通〔2018〕5号)、《息烽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核算评估办法》(息统通〔2018〕6号)。二是加强走访及时解决住户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住户记录的收支情况,对城镇住户进行了全面走访2次,核实了住户的漏记、错记收支的情况。三是增加住户调查补贴,提高住户记账的积极性。我县住户调查记账户每月记账补贴由80元提高至120元,增长了50%;为鼓励住户采用电子记账,电子记账住户每月记账补贴为150元;截至6月,我县城镇的电子记账户占城镇调查户的82%。
(二)惠民措施稳步实施,助推城镇居民增收。一是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大扶贫战略行动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低保政策兜底脱贫更能作用,有效保障好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我县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636元/月,同比增长了6%。二是出台了《息烽县大招商行动实施方案》、《息烽县招商引资政策》、《息烽县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事前评估及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息烽县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拓展投资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持续影响城镇居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压力持续加深
1.城乡结合区域不断扩大,持续拉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结合区域扩大,城乡结合区域的人口数在快速增加,在评估收入数据时,城乡结合区的人数与城镇保持1:1的比例作为城镇人口进行计算,城镇的人口基数不断扩大。但城乡结合区的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随城镇化的加快持续拉低。调查资料显示,2017年的城镇人口权数为81008人,2018年的人口权数为129997人,同比增长60.5%,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每增加1元收入总额将增加48989元。
(二)微观调查数据持续收敛2.宏观经济指标持续下行,影响国家局对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评估。根据《贵州省分市县居民收支调查数据评估办法》(黔调字〔2017〕71号)文件精神,在评估可支配收入时宏观经济数据协调性评估占50%,数据采用上季度的公布数据。但根据资料显示,宏观经济指标持续下行,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7%,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住户存款余额仅增长0.05%,同比回落15.5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度下滑,呈负增长态势。
1.住户调查网点运行情况差,影响收入的整体评估。一是在调查的过程中,部分乡镇未认真做好统筹,存在收集评估资料不力、辅助调查员工作安排不力、入户走访不力、调查补贴发放不及时等问题,不仅导致了辅助调查员消极工作和住户配合度降低,也影响了国家对我县调查数据的评估。二是个别调查网点运行数据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导致其他城镇调查网点数据被拉低,据平台数据显示,城镇调查网点中温泉村委会第二调查小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完成13919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4113元。
2.工资性收入遇“瓶颈”,增速逐步放缓。据调查资料显示,2017年以前,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即在其他资料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工资性收入的弹性为1.67元。但从2017年下半年以来,工人务工日均工资150元是一道难以逾越的瓶口,住户的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工作日的增加,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人均工资性收入仅增长2.2%,增长后劲不足。
3.住户人口构成变动幅度大,转移性收入大幅度降低。抽中城镇住户调查样本中,离退休人员9人,同比减少15人;经营性收入家庭11户,同比增加4户,但经营性收入增长的带动力不足,经营性收入增加的绝对额有限,并不能完全抵消转移性收入下降的影响。调查资料显示,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的合计数同比仅增长6.77%。
四、积极应对收入水平变化趋势
(一)提高认识,加强乡镇统筹。城镇居民收入是一项民生指标,不仅是增比进位和小康监测的考核指标,而且也是检验居民收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各乡镇要站在大扶贫战略的高度上提高认识,将住户调查工作纳入乡镇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各乡镇要提高认识,积极收集反映乡镇发展的资料,加强对住户调查工作的督促指导,切实帮助辅助调查员解决住户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按时兑现住户调查补贴和积极走访调查户,提高住户的配合度,同时,边访户边核实数据,及时查补漏。
(二)加大产业覆盖及政策倾斜,力促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一是住户调查需要有数据可记。居民增收不光住户需要勤劳的双手,也需要有相关产业的覆盖、政策的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根据我县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情况,适时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助民增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二是调查样本既定情况下需要政策措施的支持。住户调查样本由国家统计局统一抽选,五年内保持不变,相关政策、项目上要多向调查点倾斜,或直接辐射到记账户家中,提高记账户的收入水平。
(三)正确对待经济大环境,力保经济平稳增长。当前,我县经济仍然在“换档”期,但经济发展出现了“失速”的现象,发展是解决我县居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加快发展仍然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在经济向合理区间逐步收敛的大环境下,我们既要淡定看待经济的下滑之势,也要充分利用经济疲软的大环境,加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鼓励地处城乡结合区居民向乡村农场、乡村农家乐等方面创业,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实现产业扶贫和企业带动,尽可能地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息烽县统计局:王玉华、彭显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