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工作要求,根据《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筑府办发〔2018〕25号)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我县制定印发了《息烽县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方案》出台背景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我县地处贵州省中部,贵遵高速与都格高速在息烽形成了南北、东西两向的立体互通,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搭建了得天独厚的物流条件,我县发展装配式建筑也有良好的支撑基础:一是息烽产业园区有560亩的新型建筑建材规划储备用地;二是建材产业园3公里范围内有丰富的砂石矿产资源;三是开磷集团可免费提供磷石膏作新型建材的综合开发利用;四是基地设在息烽县可辐射周边200公里范围的市场,如遵义、贵阳、毕节、瓮福等周边区域,能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五是近期正在开展产城交通大联动建设,近三年可形成100万平方米左右的建筑市场。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0%;力争在2025年底,全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面积的比例要达到40%以上,建成贵州息烽循环经济装配式建筑建造产业基地以及一批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装配式建筑项目。
三、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9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
(一)编制专项发展规划。《方案》规定了发展装配式建筑每年都应制定装配式建筑发展计划、明确年度目标、具体任务及实施项目等具体内容。
(二)稳步推进示范项目。要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有序推进,必须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建设,采取以点带面,不断扩大息烽县装配式建筑规模,以3—5个项目为先行推进示范项目,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为全面推进息烽县装配式建筑积累设计、施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三)合理布局产业基地。结合息烽县实际情况,一是以经开区为带动装配式建筑发展主体中心,打造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园区,鼓励具备条件的传统建材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装配式建筑上下游配套产业,促进息烽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加强对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规划选址、土地供应、企业备案及工商注册的管理工作,引导生产基地合理布局,实现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提高产业聚焦度,提升产业层次和质量。
(四)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省装配式建筑相关规范,协助市级做好地方标准及造价定额的制定。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研究成果转化标准规范。
(五)提高装配施工水平。充分借鉴发达城市先进施工水平,引导县域内建筑企业建立与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技术和能力,提高部品部件的装配施工质量和建筑安全性能,积极培育适应预制构件生产和装配式施工的产业工人队伍。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六)推进建筑全装修。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提高装配化装修水平,从质量和时间上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七)推行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当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健全完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分包管理、工程造价、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竣工验收等制度。支持大型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向具有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生产、采购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
(八)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由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质量终身责任,加强全过程监管。
(九)推广绿色建材应用。倡导企业开发推广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水泥基材料及制品、节能门窗、玻璃幕墙等部品化建材以及高性能混凝土、预拌砂浆等绿色环保节能材料,积极推进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四、政策支持
通过多次对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研讨会讨论,重点推行三个方面的支持政策:一是加强财政支持。对国家、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示范基地,积极申报上级奖补资金并视财力情况给予适当财政奖励资金。对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含省级及省级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按照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管理规定予以资金补贴。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由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给予支持。对符合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园区、企业、项目,按程序给予适当资金支持。对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村镇建设项目,在全市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中申报资金补贴。二是加大行业扶持。对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投入资金达到总投资的25%以上,可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地产开发项目预售监管资金可凭已施工或生产完成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量印证资料,予以报账核拨等额监管资金。以招拍挂方式供地的建设项目,可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要求列入供地方案;已取得土地但尚未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项目,若采用装配式建造并经认定核实符合装配式建筑实施标准的,可按装配式建筑优惠政策予以落实。三是实行面积奖励。满足装配式建筑要求的商品房项目,墙体预制部分的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的3%—5%)可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核算;同时满足装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装修的商品房项目,墙体预制部分的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的5%)可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核算;因采用墙体保温技术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核算的建筑面积。
五、发展装配式建筑对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影响分析
息烽循环经济装配式建筑建造产业基地是面向全省的集“研发、生产、施工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装配式产业基地。预计年生产预制量30万立方米,可满足300万平米建筑市场需求,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税收5亿元的目标,同时带动解决2000—3000人就业,同时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的过程中将会部分采用磷石膏渣作为原材料,将逐年消耗息烽多年来的磷石膏渣尾矿存量,从而实现资源再利用的效果。
六、关键词诠释
(一)装配式建筑: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预制部品部件通过系统集成的方法在工地装配,实现建筑主体结构构件预制,非承重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并全装修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及装配式混合结构建筑等。
(二)装配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三)BIM技术:BIM是指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维护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方法和技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