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市、县关于开展编制“十四五”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专项规划工作的有关精神,及《息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定息烽县“十四五”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专项规划。现就编制规划作如下说明:
一、规划的起草背景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为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谋篇布局、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2021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并发表重要讲话,实施“强省会”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在新阶段下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在新征程中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迫切需要、在新格局下参与高水平合作竞争的主动选择。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强省会”35项措施、贵阳贵安明确了“强省会”29条措施,努力扩大和稳定就业,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整体水平,着力构建高质量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条件,也是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共享的重要任务。“十四五”期间坚持“民生为本”工作主线,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目的,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促进就业创业为重点,创新推动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建立更加完善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着力解决公共服务发展中的不充分和不平衡问题,努力推动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的编制依据是什么?
《2021年度贵州省市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工作方案>的通知》(筑人社通〔2021〕50号)、《中共息烽县委息烽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息烽县落实“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息党发〔2021〕16号)、《息烽县“十三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社会救助事业专项规划(2016-2020年)》《贵阳市“十四五”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等文件。
三、规划主要内容有哪些?
《息烽县“十四五”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专项规划(2020-2025)》分为三个部分。
(一)“十三五”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回顾
“十三五”期间,我县人社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的决策部署,稳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5%以内,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25期1.37万人次;发放以工代训补贴20家企业2653人次132.03万元。发放稳岗返还538.0471万元,补贴企业331家,稳定岗位12796个。发放两项补贴、返乡创业奖励3664户2662.5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43人1.7338亿元,通过创业带动就业5047人次。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3189人,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648人,已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1万人,参保覆盖率为92.5%,超“十三五”目标2个百分点,失业保险参保0.9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9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9万人,参保率达95%,超“十三五”目标2个百分点。全县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已全部参保,60周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已全部领取待遇,实现应保尽保。三是人事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07名。招录到位公务员(含参公人员)105名,招聘到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13名,公开招聘教师140(截止12月)名,招聘特岗教师124名,办理聘用免费师范生79名,办理聘用免费医学生16名。四是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发生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413件,拖欠金额1.5821亿元,涉及农民工11982人,所有拖欠已清理完毕。立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07件,涉及劳动者339人,涉案金额980万余元,办结率100%。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是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机遇。二是存在的问题、差距和薄弱环节。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需进一步强化、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三是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三)“十四五”期间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岗位、促进就业创业、强化培训服务,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更加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推进“四新”“四化”和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
2.基本原则:坚持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坚持统筹资源,协同推进;坚持公平正义,持续发展。
3.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是促进就业更加充分。“十四五”期间应不断拓宽就业领域,构建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创业者、就业者友好成长型城市,实现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劳动力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十四五”期间,积极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扩大人力资源服务就业规模,申请就业见习基地,实现新增就业4.20万人次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率达95%以上。二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十四五”时期,全县以实现“稳就业扩大就业”为目标,在经济形式新常态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三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打造信息化平台,建立全县劳动力资源数据库,精准掌握全县技能人才情况;打造人事考试网上报名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事业人员招考报名渠道,壮大人才队伍。实现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35%;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250人。四是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新增创业担保贷款达到1亿元,创业带动就业占新增就业比例明显提高,建设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点1个,县级农民工创业示范点2个,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五是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到“十四五”期末,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93%、92%、93%、97%以上,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六是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全面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进一步规范全县劳动用工,建筑领域用工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常态化,农民工工资实现按月银行足额发放,劳动监察能力得到加强,劳动关系实现法制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人事争议纠纷调处仲裁机制更加完善,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全县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4.“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
(1)实施更高质量的就业优先战略。以保障就业推进社会均衡发展,抓好失业人员再就业、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技能培训提升全县就业水平;以促进创业带动城乡多元就业。
(2)构建高质量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实现社保制度基本完善、户籍人口全面覆盖、基本保障更加可靠、基金运行安全有效、管理服务高效便捷。进一步落实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加大失业保险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大工伤保险政策的保障力度;进一步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健康发展。
(3)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劳动关系治理体制,创新劳动关系协调、劳动纠纷调处和劳动监察执法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加强源头防范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进一步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水平。
(4)建设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队伍。落实《贵阳贵安人才“强省会”行动若干政策措施》以及市人社局印发的《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引才薪酬补贴实施细则》等11个实施细则,进一步推进引才聚才工程;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人才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5)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资金保障、加强项目管理、加强依法行政、加强评估宣传。
(6)息烽县“十四五”时期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专项规划目标分解表。针对发展目标中的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创业担保贷款等五年指标进行逐年分解,确保按时推进,有序完成规划目标。
(7)息烽县“十四五”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专项规划重大项目谋划表。对发展目标以项目化的形式进行谋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