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息烽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一、《规划》的制定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落实贵阳市“强省会”五年行动的关键五年,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机遇期,也是我县大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决胜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为主目标、“四化”为主抓手、“四强”为主路径,坚持立德树人初心、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抢抓新机遇,深入推进教育强县战略,在新起点上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推进息烽县助力“强省会”五年行动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同时,国家、省、市出台了有关教育工作方针政策,为《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县教育“县城挤、乡村弱”的不均衡现象越发凸显。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县城人口不断增多,结合小区配建千人指标(幼儿园38‰、小学65‰,初中35‰)及县城目前实有学生就读人数测算,按标准班额(幼儿园30人/班,小学45人/班,初中50人/班),我县“十四五”适龄人口及学位需求缺口较大。另外,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较为严重,平均年龄达45周岁,部分村级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超过50周岁,加之小规模学校的存在导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仍显不足。同时,息烽教育不仅面临着省会贵阳的虹吸效应,伴随着周边修文、开阳等县引进的优质民办学校逐渐出成果,将引发优秀教师、优质生源的流失,对息烽教育品牌打造、巩固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的制定过程

为科学编制好《息烽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息烽县教育局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十四五”教育规划工作专班,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及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研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针对我县各类教育的发展现状、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民办教育发展、新中考新高考的应对措施及困难、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规模、数量、占比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开展了规划编制前期的深入调研,充分征求各级各类学校校园长、基层教师的意见建议,共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采纳102条。为了做到科学合理,我局先后召开党委会、专题会4次,召开专家论证会1次,通过反复研究,已完成13次编制文本的修订工作。2021年1月15日将《息烽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情况向市教育局汇报。2021年6月3日《息烽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县政府2021年第8次常务会上审议原则同意通过。

三、《规划》的主要目标

1.到2023年,基本建成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多元、职业教育强基提质的城乡一体现代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公办率达70%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5%以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缩小,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以上;推进息烽县第一中学申办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和乌江复旦学校申办特色高中,推进中职强基工程。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2.到2025年,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和全市一道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中实现息烽教育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公办率达80%;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成1所省级二类示范高中和1所特色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符合教育现代化水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四、《规划》主要框架和内容

《息烽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主体内容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现实基础与发展形势。主要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全县主要教育指标和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重点对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义务教育规范管理、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家庭(社区)教育、民族(民办、特殊)等教育、各类教育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督导、党的建设十个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回顾,并对“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第二部分: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确定了规划的设计思路,并规划了到2025年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和全市一道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息烽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与实施途径。包含有五育并举构建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公益普惠促进学前教育扩容提质、公平均衡推动义务教育绿色优质、特色多样创新高中教育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助力职业教育提质强基、家校合育构建家庭教育服务网络、灵活开放,优化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七个方面。

第四部分:改革创新与重要支撑。包含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信息与教育融合、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构建区域治理体系五大方面的内容。

第五部分:改革创新与重要支撑。保障机制与规划实施。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主要包含组织保障机制、师资优化机制、经费投入机制、部门联动机制、督导评估机制、项目实施机制。

文件原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