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的制定背景
以构建大交通框架为目标,结合我县的区位优势以及地形特点、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和结构、城镇布局和生产力布局规划,注重构筑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服从和服务于息烽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国防的需要,为实现交通强县奠定基础,为乡村振兴创造条件,为息烽县“做表率,走前列”率先在全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发挥支撑和先导作用。
承接“十三五”以来的交通建设成果,从全县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国防、资源、环境以及综合运输等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出发,充分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综合性。既要满足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交通需求,适应全面脱贫、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要努力改善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公路运输条件,充分考虑乡村振兴的需要,加强公路建设力度,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的制定过程
为科学编制好《息烽县“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额建设发展专项规划》,息烽县交通运输局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十四五”交通规划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规划编制事宜。2019年12月启动《息烽县“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委托贵阳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为做到结合实际,使项目科学合理,在编制期间,我局多次组织各乡镇(街道)和局各相关工作人员召开讨论会,逐一确定规划项目,并多次征求县直各有关部门意见。2021年9月23日,该规划已经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研究审定,2021年11月29日在县人民政府2021年第19次常务会上审议原则同意通过。
三、《规划》的主要目标
1.“十四五”期间,息烽县基本形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能力充分、衔接顺畅,以县乡公路为骨干,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实施通村组硬化路建设,建立规范化可持续管护机制。促进交通建设与农村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与旅游资源富集区交通建设。
2.合理打造公路交通平安网络,基本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完善农村公路防护设施,逐步提高农村公路抗灾能力;逐步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逐年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运营安全保障条件。到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村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
3.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完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和机制、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使农村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按照“有路必养、养必见效、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工作目标,全面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尽责”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四大机制(责任主体落实机制、财政资金筹措机制、基层组织保障机制、检查考核激励机制),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4.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创建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5.推进装备技术升级。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促进公路货运节能减排,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清洁化。
6.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专列、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驾车房车营地、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共享交通,打造基于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服务系统,实现出行即服务。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智慧物流营运模式。
7.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四、《规划》主要框架和内容
《息烽县“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专项规划》主体内容由八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概述。从息烽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大交通的观念出发,与贵阳市交通发展规划相结合,坚持以规划为指导,与综合运输、城镇体系、经济产业发展相适合;服从和服务于息烽县社会经济发展,与息烽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相适应,特编制我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专项规划。
本次规划以《息烽县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年)》确定的城市空间范围为依据,确定研究区域、规划区域两个空间层次,开展综合交通规划工作。考虑交通规划开放、辐射的特点,规划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即息烽县县域全部行政辖区,包括永阳街道、西山、石硐、养龙司、永靖、小寨坝、九庄、温泉、流长、鹿窝9个镇及青山苗族乡总面积为1036.5平方公里。
第二章: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概况。该章节介绍了息烽县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分析了交通运输体系现状结构、现有交通体系存在问题及短板和影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因素。
第三章:交通发展目标及战略分析。结合息烽实际,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完善区域交通发展规划,加强区域之间的交通衔接,更好地发挥交通运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力求构建一个高效、集约、魅力的综合交通系统,具体指出行方式的高效衔接、集约化的建设方式、舒适安全又充满魅力的交通系统。“十四五”期间重点是配合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布局,实现1小时进市、2小时出省、3小时西南重点城市全覆盖,县域范围15分钟乡镇中心上高速、30分钟城乡行政中心可达、40分钟各乡镇中心互通的目标
第四章:交通强县战略规划及举措。对我县未来五年的交通运输需求量进行预测,依托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骨干路网,对现有公路进行提等改造,提高县乡公路的通达深度和水平,重点建设连接重点城镇、农副产品基地、旅游景区、工业园区、矿产资源基地、商品粮基地的公路。
第五章:实施方案。根据息烽县城乡建设的进度来安排,既要考虑当地的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要保证交通体系建设的层次型、网络型和超前性。对此,本次规划针对性的提出了“十四五”(2021-2025)期间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为逐步完成新建、改造公路486.427公里,新建二级客运站1座,桥梁4座,改造危桥55座等项目。并对整体方案进行资金匡算,实现对整体建设计划总体把握,息烽县“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总投资大约为128.50亿元。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到2025年,息烽县公路路网适应息烽县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与国、省道相衔接的四通八达、经济合理、现代化的公路网体系。完善的路网结构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将完全实现“货畅其流,人便其行”。息烽县公路网规划的实施,其建设和运营将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污染,防止生态破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第七章: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交通、水运基础建设及生产运输的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我县在“十四五”期间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各项工作要求,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着力抓好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和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加大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狠抓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第八章:问题与建议。本规划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国家、省、市路网规划,发挥路网整体效益,优化市域路网与省骨架公路网之间的衔接,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骨干公路网布局,改善公路网结构,实现高等级公路、农村公路并举,力争公路建设在规模上、等级上实现新的突破。以水运为辅的运输方式补充和完善了整个交通网络,使息烽县的交通网络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根据息烽县交通建设总体布局和目标,同时结合资金到位情况、外部环境的约束条件和可能发生的政策变动等因素,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相互衔接”的原则,先急后缓,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