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息烽县持续聚焦水生态环境改善,抓住入河入湖排污口长效管理这个“牛鼻子”,紧盯黑臭水体、雨污混流等涉水环境问题,结合水生态环境日常监管,围绕“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的监管链条,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强化日常排口监测做到及时预警。将日常监测和随机抽测相结合,对县域重要河湖水体、排污口、排污单位开展水质监测,强化数据分析和形势研判,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溯源,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水污染事件发生。
二是强化排污溯源,抓好排污口问题整治。市生态环境局息烽分局将生态监管与属地网格巡查相结合,做到部门属地齐抓共管,动态监管排污单位的排放行为。建立违规排污问题动态交办机制,将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落实到整改责任单位或责任乡(镇、街道)规范处置,整改完成后反馈生态环境部门进行确认。
三是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监管能力。按照“生态环境保护三管三必须”要求,积极探索“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网格管理、社会参与”的排污口长效管理机制。将排污口整治和监督管理情况作为县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导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规范排污口设置、完善入河排污口网络系统管理,加大执法力度,落实问题整改,公布投诉方式,增强群众监督,不断提升监管能力。
加强和规范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有力抓手,是推进县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对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息烽分局将继续深化入河排污口设置和管理工作,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提高监管水平,持续改善县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息烽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