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聚焦息烽

红色美丽村庄——息烽猫洞“2233”模式助推红色美丽村庄创建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猫洞村,隶属贵阳市息烽县永阳街道,全村辖六个村民组,共510户1493人,是2021年中组部确定的贵州省首批23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之一。

红色是猫洞村最经典的名片。1935年3月29至4月3日,中央红军南渡乌江过境息烽,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为掩护中央军委纵队及红军主力部队顺利通过息烽,红一军团一师一、二、三团在息烽城南阳朗猫洞一带,与国民党93师、53师及国民党中央军薛岳、周浑元纵队展开一场激烈的阻击战,阻击国民党军南进任务完成后,且战且退,陆续离开息烽境内。

红军在猫洞2天1夜,为群众惩治恶霸,向群众宣传北上抗日主张,1名红军战士还将仅有的一床被子送给当地贫苦群众,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鱼水之情。

红军精神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猫洞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支柱。

岁月永不停息,青山始终铭记。如今,在猫洞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彰显。息烽县猫洞村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以文化振兴为切入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着力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

试点创建以来,息烽县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猫洞村试点建设与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进行“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整体纳入全县“一地一馆一红庄N个点”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建设,积极探索“2233”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建之路。

坚持把组织振兴和产业振兴作为两个主攻点。深入实施“筑固工程”,紧盯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构建起“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工作体系,依托猫洞村丰富的农文旅产业资源,制定“幸福党建十六条”,整合新乡贤、“五人小分队”等人才资源,通过“五亮强堡垒、五特拓产业、五创扬文化、五治优环境、五榜树新风”,一体推进“五个振兴”。

坚持把“强村”和“富民”作为两个主目标。采取“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社会资本融入”模式,发展混合所有制集体经济,成立由村集体控股的贵阳产控邦富贸易有限公司、息烽如愿红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围绕“农文旅一体化”做文章,推出“如您所愿·幸福红庄”系列产品。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实行村集体收益“622”分配模式,推动红色美丽村庄运营过程成为村民增收致富过程。

坚持突出“红色”“美丽”“乡村”三个关键点。以红色教育丰富村庄内涵,组建“红色讲师团”,开发红色视频、音频、课件等100余个,发布红庄品牌LOGO,编撰村书及红色主题书籍《血献后土》,编写村歌——《如您所愿·幸福红庄》。秉持“村庄建完还是村庄”的理念,组建7个群众规划编制小组,全过程参与红色美丽村庄的规划、建设和监督,因地制宜建成“文体公园”“村史馆”等,真正实现在猫洞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将试点建设与农村“五治”、宅基地制度改革、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试点村三个试点相融合。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精心绘制“两图一卡”,大力推进“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探索建立“五星示范户”评比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农村宅基地产权化、市场化、金融化,完成交易21宗,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科学编制特色田园乡村发展规划,整合各类资源推进产业建设和村庄建设。各项试点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猫洞村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血脉,跑好乡村振兴新征程,持续向着“如您所愿·幸福红庄”的彼岸起锚扬帆,破浪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