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聚焦息烽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息烽县扎实推进“三类干部”学习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7月4日,红色教育剧目《忠魂曲——石榴花开再相逢》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再一次震撼上演。息烽县组织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和关键岗位干部“三类干部”通过实地参观与沉浸式观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性教育,将红色教育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在息烽集中营旧址大门前,《忠魂曲——石榴花开再相逢》剧目正式开演

剧目巧妙运用了息烽集中营旧址大门、军统篮球场、仁斋、爱斋、猫洞、义斋等8处场景为天然舞台,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生动再现了革命志士在中共狱中秘密支部领导下,顽强抗争的壮烈史诗。

在演出现场,党员干部、游客跟随着演员们的脚步穿梭于历史现场,亲历了仁斋、爱斋内反对“同室连坐法”的集体抗争,许晓轩故意跌断手臂拒绝为国民党刻写“忠党爱国”的铮铮铁骨,革命志士在猫洞面对酷刑时的无所畏惧,还有在义斋张露萍与“小萝卜头”的生离死别,让在场的党员干部无不动容。

在义斋,“小萝卜头”思念亲人

“太震撼了,让我深刻体会到,理想信念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需要用生命捍卫的信仰。”息烽县温泉镇组织委员、年轻干部代表陈娟在观看后感慨道。

据悉,“石榴花开”这一核心意象,源自张露萍烈士诗作《七月里的榴花》,诗中以“像战士的鲜血”赞颂榴花,既象征先烈们的鲜血,也寓意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与绽放。

张露萍朗诵《七月里的榴花》

“我们打造《忠魂曲——石榴花开再相逢》,旨在通过场景再现和沉浸式体验,让革命旧址‘活’起来,引导党员干部以严肃敬畏之心接受革命教育,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副馆长寇伟介绍。近年来,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先后推出了《党的好女儿》《血色猫洞 永铸忠魂》等系列剧目,构建起“场景可感、精神可触、思想可悟”的红色教育新模式。而此次精心推出《忠魂曲——石榴花开再相逢》大型红色教育剧目,通过历史真实与艺术创新的完美融合,实现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提质升级。

演出结尾,当革命先烈“穿越”时空与当代中共党员共同重温入党誓词时,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这种沉浸式观看,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锤炼。”息烽县委党校教务科科长、新提拔干部代表李翔瑜说,作为一名新提拔干部,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将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品格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切实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要常怀敬畏之心,始终保持政治定力,筑牢思想防线,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追求,以务实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息烽县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关键岗位干部代表詹学莉表示。

党员干部、旅客沉浸式观看演出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息烽县把推动学习教育与党性锤炼同频共振,组织全县77家参学单位200余名“三类干部”参加警示教育大会,引导党员干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同时,依托息烽丰富红色资源,打造“党性教育+作风建设”平台,通过专题、案例、沉浸式教学,引导“三类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红色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