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聚焦息烽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息烽县安马村的蝶变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地处息烽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永靖镇安马村,曾是国家级贫困村,如今,这个被群山环抱的苗乡村落,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安马村乡村田野

安马村辖8个村民组,409户1456人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其中,苗族群众占比56.3%,仡佬族、汉族等多民族和谐共居。这里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63.14%。

安马村的历史悠久。据村中老人回忆,相传在清康熙年间,朝廷“平藩”派兵入黔,一唐姓随军兵勇先锋平藩后解甲选中该地,与当地大户人家何姓家族商讨购换土地。最终,唐先锋用战马和骑鞍换得了何姓家族的土地,于是此地得名“鞍马庄”,后演变为今日的“安马村”。

平坦整洁的进村道路

时光流转,这个苗乡村落曾因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而深陷贫困。转机始于村党支部的破茧之举。

安马村与新萝村抱团发展种植黑木耳

“乡亲们起初直摇头,说这野果子能值几个钱?”安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金南至今记得第一次带领党员群众考察刺梨种植时的场景,随即,她话锋一转,“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试种,硬是用金灿灿的果实打消了疑虑。”

村民在木耳种植基地务工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近年来,安马村多措并举,强化党建引领下的产业突围。抓产业“造血”,成立息烽富丰源生态合作社,创新“公司+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刺梨、菊花、李子三大特色产业带,采用“6:3:1”分红模式,带动700余人就近就业。抓“飞地抱团”发展,与新萝村联合成立贵州弘祥顺农业有限公司共建木耳种植基地14亩,带动50余名村民年均增收1.5万元。抓基建升级,累计争取900万元资金完成户户通道路、安全饮水,建起村文化活动广场,安装170盏太阳能路灯等。

安马村获“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

数字见证安马村发展蝶变。2016年,安马村摘掉国家级贫困村“帽子”。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清零”,2020年,被授予“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

党员群众整治环境卫生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让乡亲们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朱金南说,近年来,安马村深入推进农村“五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建成村级图书室,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制定《安马村村规民约》,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氛围日益浓厚。

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

“以前下雨天出门两脚泥,现在水泥路通到菜地边。”村民唐德昌笑着说道,现在谁不夸我们农村美。走在今天的安马村,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产业基地里欢声笑语,一幅产业兴、环境美、民风淳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安马村俯瞰

从“输血”到“造血”,从“扶贫”到“扶志”,安马村这座苗乡古寨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跑出自己的“加速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