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息烽 » 人文风情 » 笔墨息烽

【息烽文苑】组诗《蛙唱》丨摄影《焕彩家园》《四通八达》《五色虹霓》《云上山城》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蛙 唱(组诗)

□蒋青草


蛙 唱


一夜的蛙唱,底气十足

源于这一条江,乌江

这里的声音和你那里不一样

蛙们在风的牵引下

上岸,找了自己喜欢的地方

或蹲,或站,或俯仰

风点破江水传来弥撒音

领头的蛙郑重唱响

低音,高音

独领,合声

各自守着秩序不越岗

棕香里飘荡着不停

有露珠儿从水草尖上跌落

细听,蛙声抚平了江水激荡

我一遍遍打着拍子和着蛙音

无法入眠,源于对你的思量

你不可以不听一场蛙唱

有引,就有应

我们顾己奔忙忘了岁月无恙

月色无法让街灯模仿

纵然独自成行

闻不到三月的肉香

这里的声音和你那里不一样


我愿是一只蛙


我是一只鸟

站在苍穹下压弯了樱

守着一方浅浅的水塘

只因为看见了鱼

金黄,隐没在水底时现时影

循着风声游来游去

等待即将到来的一场雨

于你,水就是一座城

你弹琴,听风,看雨,酌饮

于我,水变成一面镜

将我的灵魂照清

贪婪,自私,无情

雨,如期而临

我匆忙逃离

你仰面倾听

我站立的高度你无法牵引

你演奏的梵音我无法入心

和着蛙齐鸣

我也愿是一只蛙

坐井


夜 蛙


蛙们习惯坐在黑暗的角落里

把月亮倒进水池里搅拌

重复着昨夜对你说的第一句话

很短,永不变更

我很怕变成一只蛙

不怕重复不休

也不怕在霜雪里蜷坏了身子

只怕习惯性坐在井底

观天,看不到月抚暖海水

月从不跟着水走

总想和太阳有一次光辉的重叠

蛙鸣,其实也不只是为了水

总想让月有一千次回眸

哪怕只有一次月的一个暗影

纱透桂花树粗枝的婆娑

一滴辉滴进水心

人声和蛙声如此相似

又何等的不相似

我也一次次试着学蛙鸣

声音把月光揉碎

溶在清澈的水里

沐浴,或泡青青的翠芽

张了嘴,不呼就是吸

潮落潮起,花开花榭

从不祈求生命有第三个轮回

这一生倒底叫醒了多少个春天

无从去知晓,只记得

不是这个春天醒了

是我在春天黑夜学会了蛙鸣

不是所有的蛙

都会鸣叫在同一个黑夜里

从来没有人听见有一只蛙

在白天里常鸣


井蛙之一


你问,我答

任凭夕阳西下

坐等一只蛙,与我们共话

高原的雨是酒后的茶

依水而居,何要牵挂

山穿了一件青褂

水的颜色,无论是黑还是黄

适可饮下

生子带娃

大海亦不过是一滴水花

诗与远方

抵不过你煮的一盏茶

我问,你答

夕阳卷红苍山,如画

疾风骑着快马

踏动了地脉的滞纳

有果掉进井里泛起水花

寂寞抢了话

上茶,上茶

适可饮下

生子带娃

有你,就有了家

寂寞与繁华

就一句与你的对话


井蛙之二


我这里的天空

与你那里的天空一样

辽阔,雨从一种磅礴到另一种磅礴

我错把炊烟当作了祥云

你踏着祥云而来,朵朵

像一缕缕炊烟

从云端到凡间,

从不缺少期盼的久远

顺势而向上,遇阻而定居

总以为水从起点到终点

只能往低处流淌

水是可以站立的

湖,江,或是瀑布

向前,坚持从不弯曲

而我定居的古井站成了我的高度

我只是凭借着

老祖宗遗传给我的血脉

闻风而臆断

江水也如我定居的井水一样腥风

我就学着水流淌的样子看你

眼神虽向下走

对你的专注只走直线

再灿烂的花,只是过往云烟

而你,

是那个我等待踏着云烟而来的

女神,从来不会改变

眼神一次次尝试着站立起来

努力与你站成一样的高度

谁说天鹅的眼里只有癞蛤蟆

希望有了高度

才安心在低处安家


摄影作品

《焕彩家园》曾兴富 摄

《四通八达》李如强 摄

《五色虹霓》何超 摄

《云上山城》李如强 摄

(2024年第18期,总第18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管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 0851-87721549 主办单位:息烽县融媒体中心 0851-87723132   地址:息烽县坪上工业园区电商营运中心7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