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息烽 » 人文风情 » 笔墨息烽

【息烽文苑】散文·书法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流长观感

杨学义

某年初秋,在大塘渡边上的中国红军南渡乌江纪念碑广场摄录教学课程,时值正午,阳光铁了心教训我们这几个不会挑时间的人,开足档位无情炙烤。党校讲课的老师睁不开眼,摄影机因为过热频繁关机。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向流长镇求援,打电话请求借一把伞。没多大会儿,工作人员把伞送来,顺便送来两个大西瓜。

看到西瓜,我们赶紧迎上去,把瓜接过来,提到纪念碑影子下面,一拳锤开,每人掰一块,吭哧吭哧啃起来。西瓜沙口脆甜,一阵狼吞之后,大家才精神起来,接着干活。

流长西瓜好,这我早就知道,无奈终不得尝。不是买不起,是以往每次过流长都是秋天,一说买瓜,同行的朋友总有一套说辞:立秋后的西瓜不能吃。到底是立秋后,西瓜营养成分变了不能吃,还是立秋后,人变了不能吃西瓜,我一直没搞明白。当我们暴晒几个小时,意外吃到清凉可口的流长西瓜的时候,我恨死了那几位不让买瓜的朋友。

流长三面环水,属河谷气候,适合种瓜。从流长收费站到大塘渡口,沿路都是种瓜的农户,少的几亩地,多的二三十亩,总面积有500亩之多。每年七八月,农户沿路摆摊,兜售西瓜。自从尝到了流长西瓜的味道,每过流长,总要买一个。某天,与朋友相约去乌江拍落日延时,中午出发,到流长又是酷热难当,我没有征求朋友意见,直接下车搞一个。提上车来正要砸开,朋友阻止,说有更好的吃法。听朋友的,我们把瓜带去江边,找个浅滩沉在水里,等个把小时捞上来,再切开来慢慢享受。彼时河风习习,河谷风光旖旎,手上西瓜清凉甘爽。我对朋友说,我认识的人里面,就你最会吃瓜了。

朋友不光会吃瓜,还爱读书。他说,在《朝歌令吴质书》中,曹操的好儿子曹丕深情回顾了与吴质、阮瑀哥几个畅游南皮的情景,说他们“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自认为吃得不错。曹丕几人丢在清泉里的是甜瓜,密度小,只能浮于清泉,冰镇效果肯定没有沉在水里好。加之南皮(即今河北沧州南皮县)属中原腹地,无山川河流之美,吃瓜赏景的惬意,曹丕们自是无缘。我说,吃瓜还得看我们。朋友骂我,你个俗人,就知道吃瓜。

吃完瓜,太阳西斜,我们把相机架好,构好图调好参数,开始干正事。

老远跑去流长,为的就是落日时分的一江碧水。

在威宁县乌蒙山东麓,乌江可能只是潺潺溪流,或是一口自流井,一路奔腾到息烽县境北部,已是泱泱大河。朋友说在息烽看水,鹿窝的翁舍、老窝,九庄的黄沙、新沙,流长乌江峡全段各有其妙。鹿窝翁舍、老窝水在峡谷,山奇水秀,有潺潺溪流,有叮咚山泉,有牛羊白鹭。九庄黄沙、新沙则美在悬崖飞瀑,溶洞幽潭。如果说在鹿窝和九庄适合欣赏乌江的“地方特色”,流长则是感受乌江作为大江大河宏阔气势的好地方。在我们拍摄的大塘渡口,乌江天高水阔,大河安澜,无论凭高俯瞰还是登船游览,都极有“排场”。闲聊间,太阳离西岸山头越来越近,乌江水面浮光耀金,两岸山崖恬静朦胧,天边红云漫卷,难以言表的磅礴与璀璨。朋友突然紧张起来,赶紧去看相机是否正常拍摄。

此前我一直以为,大塘之美,流长之美,大略如此。直到今年夏天,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闲逛懂车帝app,在无极SR4 Max车友圈看到一条有关大塘,内容却极为陌生的帖子,我才意识到,流长之美,我看过的也许只是一鳞半爪。发帖的网友叫“正直男人社社长”,时间是5月6日,内容大致如下:

在息烽县流长镇和金沙交界的地方有一条河,当地人称之为大塘河,不是风景区,但是我们骑车的人会经常骑到那边看山看水,本来五一节就没有几天假,朋友要做生意,我也要值班,所以我们就商量在周边骑车跑一跑,地点就定在大塘河边。大塘河这条路是放飞自我最合适的路段,路边的溪流也美,这里有咖啡屋,可以点一杯咖啡,坐在路边看山看水看风景,对于摩友出行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让我们怀揣着对前路的向往,踏上龙西公路,向着更高更远的梦想出发吧。

龙西公路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是一条串联各个景点的交通要道。公路蜿蜒穿梭于崇山峻岭之中,两旁山峦起伏,绿树成荫,四季风光各异。龙西公路之于摩友,好比越野圈的318,是圈内人的圣地。流长到金沙的公路,依山势水形而建,也是绵亘蜿蜒,更有陡峭苍翠的悬崖风光,作为摩友奔赴圣地的起点,再合适不过。然而在我印象里,流长好像没有什么溪流,也没见过咖啡屋。从收费站到大塘渡口,宽阔的公路两边只有排水沟。我猜想,也许是我去的时间不对,毕竟有的“溪流”源于季节性降水,要看机缘。那咖啡屋呢?路边那些简易棚子,卖西瓜、梨、李子等时令瓜果的同时,是不是也卖咖啡?如果是,那就有意思了。为了证实这个猜想,我再次约上朋友,一同去探寻。一路上,我特别留意那些棚子。确实都是卖瓜果,唯一不卖瓜果的一个棚,在中国红军南渡乌江纪念碑广场边上的停车场一角,卖炒菜炒饭和一款声称“钓不到你来找我退钱”的鳊鱼饵料。朋友点开那个帖子的链接,看了看,确实是大塘啊。“看来是我们不够‘正直’。”朋友调侃。

我患有慢性鼻炎,晚上经常睡不好,白天精神萎靡,有段时间不得不靠咖啡维持工作状态,一来二去,竟成嗜好。诚如“正直男人社社长”所言,能在乌江边点一杯咖啡,坐在路边看山看水看风景,于我也是美事。奈何不够“正直”。

8月24日,市文联来息烽采风,地点是流长镇。我有幸随行,不由得感慨,与流长山水总是金秋相逢。第一站是“又见乌江·芳蝶岭”,然后直奔大塘。工作关系,芳蝶岭曾去过,采访过企业和村镇干部,了解得够多。大塘呢,只能说看天——蓝天、暮云天、雾霭天,不同的天光水色,观感自然不同。运气不错,到达大塘渡口,天上白云悠悠,河面碧水如玉,渡口绿化带里一丛三角梅开得正盛。虽然略显艳俗,倒也是山水本色。

登船游览,看山看水看云,听中央红军在流长战斗故事,以为活动就此结束,没想到,上岸来,头车把我们带上一条陌生的小路。小路起伏蜿蜒于自然村落之间,最终达到一处高地。下车来,面前竟是山崖,山崖下的乌江——简直是一块镶嵌于山间的美玉,美得让人窒息。在船上时,对摄影颇有研究的李晁很少起身拍照,这时候却明显激动起来,掏出手机一顿拍,还主动询问周末和节假日能玩什么。作家徐彩云作为颜值担当,忙着找机位拍照打卡。这便是流长镇四坪村李山坡,是远近闻名的露营基地,现在叫“心途乌江壹号”营地。营地接待点是个简易构筑物,外观米白色,像个大号帐篷,门口同样的米白色的天幕下,营业招牌写着可住宿、露营、游玩、啤酒烧烤,还有各种饮品,包括咖啡。我猜那个叫“正直男人社社长”的摩友的咖啡是这里买的。我想象着一位“鬼火”少年,翘着二郎腿坐在山崖边的巡航摩托上,一边品咖啡,一边品乌江峡河畔风光。

当然,流长故事,岂能充耳不闻。流长素有“红色流长”“文化之乡”美誉,流长大地一脚一个故事。据介绍,89年前,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后,从息烽与金沙两县交界的大塘、梯子岩、江口三大渡口南渡乌江,跳出国民党军在黔北的包围圈,实现了出滇入川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流长古坟坝东汉古墓群、四坪阳戏、流长花灯遐迩闻名。

只是,对于文化的吸收,我向来“消化不良”。每每听闻什么文化,总要在街头巷尾,在引车卖浆者中找寻相对应的精神印迹。而今天,各种娱乐信息通过一部部手机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流行文化冲击着地方文化,悄然重塑地方文化品格,使之日益趋同。地方文化难免成为博物馆、展览馆文化,成为潜流。好在流长有大好风光,大江大河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为发展旅游提供了天然条件。流长镇也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旅游载体,也许借助于山河之灵气,地方文化、特色文化终将冲破流行文化的包覆,成为一方水土之上人们的精神涵养,最终显耀起来。

书法作品

作者:唐平友

作者:啸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