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2020.12.01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我的扶贫故事 我的脱贫故事 #决胜2020 【中国的脱贫智慧】

【我的扶贫故事】皮仕海:抓起“关键小事”撬动“民生大事”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组织派我来驻村,我就要踏踏实实、力所能及为村里的老百姓干点实事,不然我内心不安。

我叫皮世海,今年57岁,在贵阳市息烽县已驻村5年。5年来,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协调发展项目,自筹资金,让有限的财力发挥出最大效益,抓起所在村发展集体经济、改善教育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等一件件体现民心、普惠民生的“关键小事”,撬动了“民生大事”,将幸福写进百姓生活里。

我为贫困户送大米和食用油

2015年3月,息烽县烟草公司选派我到石硐镇玉龙村驻村。当时,玉龙村集体经济没有一分钱,被称为“空壳村”。为发展集体经济,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我走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了解到当地可种植莲花白,市场前景也不错。我和村支书、主任商量,流转土地,栽种莲花白,发展村集体经济。说干就干,没有资金就自筹。我和支书、主任各拿出2000元,开始发展产业。到莲花白收割的时候,没有人力,我就带领其他驻村队员下地砍莲花白。当年莲花白市场价卖到了1.25元/斤,我们流转的100多亩土地,除开成本,净收入达到了5万多元。玉龙村有了集体经济,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

入驻玉龙村后,为保护村里的生态环境,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良好习惯,让村民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我筹集了1500元,倡导成立了“垃圾银行”,鼓励周边学生拾取野外垃圾,把收集到的垃圾分类打包存入“垃圾银行”,按量给予捡垃圾的孩子们一定的物质奖励。几个月下来,村里的环境大变样,玉龙村办公楼旁的“垃圾山”不见了,道路两旁再看不到乱扔的垃圾。“垃圾银行”的库存达上百公斤,全村30多名小学生参与到捡垃圾换礼品的行动中来,换走了自己心仪的漫画书、文具盒、书包等用品。在我的推动下,不仅学生积极参与行动,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有明显提高。原来玉龙村通常只扫村委会的“门前雪”;后来全村9个村组、寨子都开始收拾散落垃圾、爱护村寨环境。

我为捡垃圾的孩子们兑换奖品

2016年,我调整到石硐镇中坝村驻村,在遍访群众中,发现村里未满6周岁的留守儿童有60多个,到集镇上幼儿园要包私家车接送,既不安全又不省钱。我多方争取资金,在中坝村修建了一栋可以容纳200余人的幼儿园。2018年,驻村工作地再次转换,我来到九庄镇青坪村,看到偌大一个村子竟然没有文体广场,我又多方向上争取资金,同驻村干部、村干部一起调解土地,帮助青坪村修建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文体广场。我还自掏腰包,为青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硬化了院坝。

我看望村里的贫困户

看到哪家那样农产品卖不出去,哪家家庭收入着实老火,我都会想方设法的帮助这家人增加收入。村里有几个老人经常吃的几种药,每次我回息烽上贵阳都会记得帮他们买点备用,遇到村里有小孩子的人家,我会买点学习用品送给孩子激励他好好读书,遇到节庆日,我会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困难群众举办文艺活动;看到那家有就业困难的成年人,我就动员自己的社会关系帮助他们找工作,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有一次有老百姓反映,村里面之前修的沟渠上面还堆着石头,他们干农活非常不方便,我就借了一个“鸡公车”,自己花了两天时间把石头运出去了。

我搬运沟渠里碍事的石头

2019年,我再次转换驻村阵地,来到九庄镇柏茂村驻村。柏茂村老村委会交通非常不方便,车去村委会还要从旁边的上坝村路过,我第一次去村委会找了半天才找到。老百姓平时去村里办事要走很早,以前硬化的串户路要爬很长的坡,下雨天就路滑,老人小孩很容易摔倒,加上村委会办公室很狭窄,完全不够办公。通过我多次努力争取资金,在贵阳市警备区的帮助下,柏茂村村委会终于搬了新家。在柏茂村期间,我还联系烟草公司帮扶1.3万余元,为村民搭建6座便民简易桥,解决群众生产所需,为老百姓维修盖水池,争取项目维修房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