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11月12日,息烽县农业农村局扶贫办主任卢天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息烽县将按照“3365”工作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3365”工作法即紧盯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找差距,紧盯4、5、6三个月“窗口期”查问题;紧盯“查、管、改”三项措施,建立乡镇、县直部门和县扶贫部门“三本台账”,明确责任抓整改;建立县直行业主管部门、乡镇、村、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和县级党政领导挂牌督战6个责任清单;通过“五张明白牌”挂牌管理,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卢天伦说,目前,息烽县共有建档立卡户2550户7094人(第三季度动态调整数),均达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贫困发生率为零;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345户732人,实现就业643人,达到就业目标;全县完成旧房拆除及复垦复绿260户1093人,支付补助资金292万元,走访排查2896户6734人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及时对符合条件的37户102人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共发放资金6.45万元;通过探索“六权共享” “六个农民”等创新型利益联结机制书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全县已创建美丽南山、红壤碧珠、百果飘香、画廊乌江、鹿鸣翠谷、青花苗乡等14个田园综合体,实现县域乡(镇)全覆盖。
卢天伦表示,息烽县将持续强化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自查,指导各乡(镇、街道)精准采集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信息,精准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并按照要求及时录入贵州省就业扶贫大数据平台,做到及时更新;对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进行自查,对各乡(镇、街道)已完成对投入扶贫资金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市场经营主体依法签订利益联结协议的情况进行核实,明确带动主体、被带动贫困户、带动方式、涉及扶贫资金金额、合作期限、带动结果、利益分配方式及日期、合作结束后涉及扶贫资金归属、违约责任等情况;对易地扶贫搬迁“两头住”整治开展自查,及时为复垦土地确权颁证,通过“五个一批”多渠道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加大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对“建新房住危房”整治开展自查,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期调度,派出督导组到各乡镇指导自查工作;对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受灾情影响困难群众、重点贫困对象、特殊贫困群体、退捕渔民等开展动态监测、查缺补漏,确保脱贫攻坚民政兜底保障领域实现全面排查、自查自纠。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做到脱贫不脱政策,以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将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认真谋划今冬明春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和培育更多经营主体落地息烽带动贫困户发展,巩固好产业扶贫成果,对照脱贫攻坚考核标准,明确难点、重点,全面加固薄弱环节,补齐短板漏洞,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迎接国家、省、市的脱贫攻坚’大考’。”卢天伦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