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2021.08.10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生态扶贫好路子 可以“卖空气”的碳汇项目助大洪村农户增收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98”、“135”、“364”,走进石硐的大洪林场,成片的树林郁郁葱葱,棵棵大树高耸挺拔,沿着道路前行,便看到大片林木上都挂着一块标有序号的牌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跟着记者一块去看看。

为了了解这个事情,记者前往了大洪村村委会进行求证。据大洪村村支书周恒恒介绍,这是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实施的贵州省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

据了解,贵州省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是贵州省实施“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三大战略行动融合发展的精准扶贫创新模式。其主要思路就是将拥有林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树木,编上“身份证号”,按照科学的方法学测算出碳汇量,拍好照片,上传到贵州省单株碳汇精准扶贫平台,然后面向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致力于低碳发展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进行销售;而社会各界对碳汇项目的购买资金,将全额进入管护农户的个人账户。碳汇购买者在实现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可帮助农户增收。

“大洪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拥有4000亩生态林场,购买了村里的碳汇树木,就是将这个生态效益转化成了经济效益。”周恒恒说,大洪村曾经的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承包了450棵林木进行管理,每三年进行一次认购。购买碳汇树木的2000余元管理费分三年从APP直接划款到为他们专门办理的生态补偿卡上。

大洪村村民龚德敏是这个项目的受益人之一,“我家的450株树木已经全部卖完了,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在树林里管护树木,清理残枝,维护周围的环境卫生”她向记者介绍,“真没想到卖空气也能挣钱”。

“这样一个生态扶贫的项目,给大洪村好处,一是通过了生态扶贫项目促进农户增收,二是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对环境的保护意识,现在大洪村的群众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都变高了”周恒恒说,通过轻松的林木管理工作即可获得一笔额外的收入,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干劲。

目前,全村1万余株碳汇林木全部售卖完毕,第一笔1000余元的收益已由APP划到管护农户手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