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及陈宝生部长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2021年,县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将继续唱响“引领、服务、创新、提质”主旋律,围绕学校、学生、课堂、教师四大主题,充分发挥教培中心的教研、指导、服务和管理功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探索课改新路,提高研修水平,力求实现突破,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我县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乘势而上,狠抓落实,加快建设我县高质量教育体系。
一、狠抓课堂教学,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强化教改理念。利用下校视导、订单教研、业务指导、专题会议、讲座培训、学习观摩等多种形式和各种机会进行专业引领,强化新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推进教改进程。2021年将继续通过试点推进、科学推进和活动推进的方式开展好全面推进阶段和总结提升阶段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炼出具有代表性、本土化的典型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区域课改特色。
(三)开展教改活动。以活动推进课改的落实和深化,适时组织专家培训、名师讲座、现场观摩、学习论坛、展示交流、专题研讨、教学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各学校培训课改中坚力量;同时结合订单教研、教学视导等活动深入各学校,开展业务指导活动,促使新课标理念、教改前沿理论融入到课堂教学行为中,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素质和教学成绩的全面提升。
(四)探索无终端精准教学模式。在全县范围内遴选小学、初中各一所开展无终端精准教学试点,以我县5G教育大数据平台为载体,充分利用学生课前、课中、课后、月考及各类监测数据,形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实现精准教学,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二、提高指导水平,充分发挥引领指导作用
(一)业务指导“抓重点,促全体”。继续把指导青年教师作为工作重点,同时关注教育干部和年龄偏大教师群体,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二期)和校园长课程领导力建设。在各类教学教研活动中既突出重点,又着眼全体,在订单教研、视导听课、教学比赛、业务培训中,激发不同层面干部教师的教学教研热情,激励和带动我县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平台搭建“树标杆,重实战”。发现和培养一批教学能手,给更多教师提供锻炼和进步的机会,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市级以上教学评比,争取更大成绩。对在教学教研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为广大教师树立榜样。
(三)课题研究“强指导,抓过程”。在继续开展好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的基础上,指导本县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对于在课改、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等重点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给予表彰奖励。
三、建教研共同体,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一)调整学前责任区建设。根据各幼儿园教研需求进行汇总,将相同需求的幼儿园进行抱团建立新的责任区,辖区内村级园作为二级责任园归属于中心园,民办园根据一定数量双向选择责任区。 力争培育市级示范责任区2个;市级先进责任区4个;市级先进责任园7个。
(二)打造义教教研共同体。小学阶段继续打造以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为引领、以城关校为龙头、以乡镇中心校加村校的教研共同体,关注课堂,关注问题,以问题为引领,带领教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中学形成以息烽二中、底寨中学、黑神庙中学为龙头的教学教研共同体,初步形成区域联合教研、资源共享的常态。
四、完善教研模式,切实扩大教研活动效益
(一)建立订单教研模式。初步建立订单教研的运行机制,增加业务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行性,适当控制数量,加大对教改课和复习课的研究和指导。把订单教研、中小学城乡一体化教研和联片教研、基地校教研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实际效果。
(二)发挥网络教研作用。有效利用息烽县5G教育大数据项目平台,逐步完善信息技术辅助办学的运行机制,以集体备课、学科资源库建设、网络学习空间、专递课堂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专题化、系列化。综合考虑学校需求、课改现状和我县教育工作的全局,加强对学生、课标、教材、考试、评价的研究,精心谋划教学教研活动。做到突出主题,形成系列,既能解决当前问题,又能助推今后工作,各项活动之间既互相补充,又互相促进。
(四)加强德育教研。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开展中小学德育教研活动,组织基于县情的德育培训。
五、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一)做实校本研修。围绕学校管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解决方案并加以实践,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二)开展“名师+教研”学科培训。依托我县25个省、市级名师工作室,整合名师工作室活动和学科教研活动。以学科为单位,各学科教研员统筹计划全年的县级培训,设计新教材培训、新课标培训、观摩课研讨、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等培训内容。
(三)继续开展领航者培养。一方面继续实施“卓越教师”培养项目,专注本土学科专家的打造。另一方面启动校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建设项目,打造一批能干事、干成大事的校园长队伍。
(四)开展新高考培训。一方面加强高中新课标培训。使高中教师正确理解、把握课程标准在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编写思路,实现新版高中课程标准全员培训的目标,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正确应对新高考改革。另一方面加强新高考实操培训。重点针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设施设备的建设等方面开展培训。
六、完善评价机制,形成全县高质量教育体系
(一)修订《息烽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完善中小学“出入口”评价制度,精减过程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制定5G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管理相关制度。拟修订息烽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标准,明确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集体备课、作业批改、专递课堂教学等相关要求。
(三)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出台网络空间评比办法、教学资源评比办法、专递课堂名师评选办法、优秀备课组评选办法等。
七、紧盯终端显示,坚决打赢中高考攻坚战
(一)加强备考过程管理。加强学校毕业班工作计划制定与落实的督查和指导;加大毕业班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力度,提高复习备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密切关注毕业班教学进度。
(二)科学规划模拟考试。拟组织2次中考适应性考试;配合市教科所组织好高三的一模、二模及省模。
(三)继续做实考试研究。继续组织好以学校为单位的考试质量分析,针对学校的实际提出教学建议,做实订单教研;组织各学科的试题研究与命题规律研讨培训,提高日常练习的实效。
(四)加强复习备考培训。适时聘请一线专家来息开展高考复习备考专题讲座;组织高三毕业班学科骨干深入名校跟岗学习。
八、深化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师生的学习力
(一)推动幼儿阅读。开展学前阶段绘本阅读活动,养成幼儿爱阅读的习惯。
(二)深化群文阅读进初中和小学课堂。深度整合中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以一带多,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三)重视教师阅读,倡导“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各学校和学校联盟成立教师读书会,组建学习共同体,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四)开展“营造书香校园”行动。在1至7年级,继续实施“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阅读课程,做到“九有”,即有行动方案,有时间阅读,有好书可读,有师生共读,有亲子共读,有阅读环境,有阅读指导,有阅读评价,有阅读活动。
九、规范语言文字,提升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一)抓紧抓实语言文字常规工作。组织县内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对普通话不达标的专任教师进行培训;组织乡村幼儿园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拟定适合我县的“普通话+”工作方案,联合县督办督查局等相关部门,深入开展社会用字执法检查集中整治活动,有效纠正不规范用语用字行为。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活动。举办全县教师“三字一话”大赛,推荐参加市级教师“三字一话”大赛。组织开展好第24届推普宣传周活动,创新宣传活动形式,扩大宣传影响,提高社会关注程度。
(三)积极创建示范。力争创建5所语言文字示范校,即乌江复旦学校初中部、乌江复旦小学部、九庄镇中心幼儿园、鹿窝九年制学校、鹿窝镇中心幼儿园。
十、依托自主游戏,打造息烽学前教育品牌
(一)深化游戏开发。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具有农村特色的自主游戏课程开发,形成息烽县学前特色课程。
(二)加大自主游戏专题研究。培养教师抓住幼儿游戏兴趣点进行观察与分析;开展“自主游戏之我看到了什么”案例分享交流活动,转变教师观察与分析游戏的视角,找准游戏价值。形成专题研究典型案例。
(三)开展村级园“大带小”混龄教育行动研究。选点进行 “大带小”教学课程的研究,形成《村级园“大带小”自主游戏案例》、《村级幼儿园玩具材料配备指导意见》、《村级园“大带小”课程指南》等资源包。利用自主游戏的跟进,转变村级园教师教育观和儿童观,用“游戏化”根除“小学化”。
(四)做好示范、达标园创建的指导。抓好创建省级示范园(小寨坝镇中心幼儿园)、市级示范园(青山、养龙司、石硐、一幼)的复评工作,并将其纳入责任区考核重点工作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