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代表建议答复

息农提复〔2017〕13号 对县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委员 第35号提案的答复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 索引号: 000014349/2020-2953594
  • 信息分类: 代表建议答复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文号:
  • 是否有效:
  • 信息名称: 息农提复〔2017〕13号 对县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委员 第35号提案的答复

魏忠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边远落后地区扶贫要敢啃“硬骨头”》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县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做好低收入户的思想工作,多讲政策、多想办法、多出点子,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汲纳新观念、新事物、新技术,增强自身脱贫的内生动力,积极配合帮扶单位开展工作”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扶贫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不断营造好工作氛围,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地增加扶贫对象主动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特别是今年开展的“三会一访一信”群众工作法有效地激发了特困村群众参与扶贫解困的积极性。一是加强外宣报道。今年以来,推出5期连续报道《来自特别困难村的系列报道》,播出5个特困村报道41条;在新华社贵州分社、多彩贵州网、贵阳日报、贵阳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刊播精准扶贫外宣稿件38条,其中涉及5个特困村报道18条,积极营造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良好氛围。二是广泛发动群众。采用“三会一访一信”工作法宣传发动群众,春季攻势以来共召开村支两委会、党员和小组干部会、致富带头人和能人会达148次,特别困难村遍访群众1646户,征集意见151条,建立台账27个,发放致全体村民的信3325封。三是认真开展《贵州省大扶贫条例》的学习。自《贵州省大扶贫条例》颁布以来,我县积极组织全县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并翻印了5000余份发放到全县干部职工、村支两委学习,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四是开展遍访帮扶。今年以来我县明确要求帮扶干部要积极向所帮扶低收入户宣传好扶贫政策,引导他们树立思富、致富的强力欲望,不断提高群众内生动力。目前我县共有2585名干部职工参加遍访活动。

二、关于“像美丽乡村建设那样,把全县扶贫资源统筹起来使用,由县扶贫办把好关,该往边远落后村倾斜的项目和资金,如用在其它地方,一律不予验收和报账,引导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上级下达我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大部分是在文件中规定了使用范围和方向的。如:因素法切块到县资金,就要根据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等因素进行安排,减贫摘帽奖励资金只能用于原贫困乡镇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对于上级资金文件没有规定使用范围和方向的资金,根据黔扶通〔2016〕9号要求,到县资金必须按“33112”方式分配资金。对于偏远落后的村寨今年我县采取集中精力、集中火力开展对九庄镇三合村、鹿窝镇新民村、石硐镇大洪村、西山镇联合村、小寨坝镇田兴村等偏远的5个特别困难村的攻坚行动,形成了“以交通为突破口、以水利为抓手、以产业为核心”定点包干工作思路。针对5个特别困难村扶贫解困定点包干工作,成立了息烽县特别困难村扶贫解困定点包干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五个作战指挥部和办公室并将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县政府。通过各指挥部的努力分别制定了5个特别困难村以村带镇发展规划,并依托规划积极开展攻坚工作。但是缺发展的资金成为了各村的难题,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各指挥部不等不靠、积极行动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有力的助推了我县特别困难村攻坚工作。目前,石硐镇大洪村共争取资金1147.55元;鹿窝镇新民村共争取资金2821.9267万元;小寨坝镇田兴村共争取资金1105.191万元;九庄镇三合村共争取资金1503万元;西山镇联合村共争取资金2488万元。对于将全县扶贫资源统筹起来使用问题,根据《贵州省大扶贫条例》对大扶贫的解释,美丽乡村建设也是大扶贫资源统筹使用的一种形式,在具体抓扶贫工作中,我县紧紧依靠行业扶贫坚决打赢大脱贫攻坚战。如:党建扶贫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统筹抓,旅游扶贫由县文旅局牵头统筹抓,医疗健康扶贫由县卫计局牵头统筹抓,教育扶贫由县教育局牵头统筹抓,扶持创业就业扶贫由县人社局牵头统筹抓,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由县发改局牵头统筹抓,产业扶贫由县农业局牵头统筹抓,易地扶贫搬迁扶贫由县移民局牵头统筹抓,生态补偿扶贫由县林业局牵头统筹抓,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由县民政局牵头统筹抓,少数民族扶贫由县民宗局牵头统筹抓,电商扶贫由县工信局牵头统筹抓,以上均属于行业扶贫范畴抓,县扶贫办无力将所有行业扶贫统筹到各具体项目上。

三、关于“一些扶贫能力强特别是有项目、资金和技术的部门,可以调整去帮扶重点村、难点村,也可以适当给他们压点担子”

我县结对帮扶工作根据低收入户的困难程度实行分类结对帮扶,即:结对重点帮扶、结对监测帮扶。2017年全县2585干部职工参加结对帮扶工作,其中1283名干部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800元以下(除民政兜底外)的1803户5988人的低收入群体纳入结对重点帮扶,帮扶干部由县领导,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组成,按照县领导3户,科级领导2户,一般干部1户的量进行结对;1302名干部对民政兜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800元以上的低收入户由乡镇干部结对监测帮扶,由镇干部、驻镇企事业单位、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等进行结对监测帮扶,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四、关于“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扶贫措施更加精准有效”

今年以来,我县将大贫攻坚工作纳入年度主要工作目标内容进行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制定了《息烽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中共息烽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开展脱贫攻坚暗访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21名县级领导分赴联系乡镇、联系村开展了脱贫攻坚暗访督查工作,及时发现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大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需要,我县定期提交县长办公会或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解决,今年以来我县共召开12次县长办公会,6次县委常委会研究解决大扶贫工作。

五、关于“实施造血式扶贫。由于受条件限制,边远落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要因此制宜,多发展庭院经济、家庭农场,采用“三资”入股等办法,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农业合作社等,帮助低收入户提高收入水平”

今年以来,我县特别注重特别困难村产业发展。一方面通过与县内黄南武辣子鸡、叶老大辣子鸡、味美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变低收入户为食品加工原材料的直接生产者或供应者,变特别困难村为食品加工原材料生产基地,构建一条群众直接到厂家的供需链,做到食品原材料生产与加工的县内饱和供应循环链。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扶贫产业“代建果园”发展模式。完善了《息烽县实施精品水果代建项目指导意见<试行>》,依托云帆现代农业园林有限公司等企业代建1650亩精品水果。目前,全县入驻涉农企业32家,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21个,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93家。   

息烽县被列入全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后,立足实际,以肉鸡、葡萄、蔬菜、猕猴桃、吊瓜五大产业为载体,立体式推进“三变”改革,为进一步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径。目前,全县已入股耕地面积15595亩,已入股1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计3171.26万元。全县农民变股东13500人,其中低收入人口变股东8700余人。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368.6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45.3万元,促进农民增收734.26万元,其中低收入人口增收529.83万元。

六、关于“对基础设施、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等重大项目覆盖不了的地方,要区别对待,“多下补药”,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我县在对待扶贫项目难已覆盖的扶贫对象采取扶贫资金入股的形式覆盖他们。如:石硐镇探索地“六股模式”,即:将村集体分红资金总额中提取20%用于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和社会管理等支出,提取80%按照六个股份向项目实施村群众进行分配,其中:5%用于“精准扶贫股”向贫困户进行分配;25%用于“土地资源股”向流转土地的村民进行分配;25%用于“林地资源股”向林地流转的村民进行分配;25%用于“劳动收益股”向在园区内务工的农民进行分配(不含在园区务工收入);10%用于“孝老爱亲股”向项目所在村6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分配;30%用于“社会治理股”以每年对村民的考核评比总分为依据进行分配。

2015年以来共争取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争取上级资金9630万元,其中,入股类扶贫项目共计73个,投入资金1447.58万元,覆盖的产业有猕猴桃种植、吊瓜种植、肉鸡养殖、精品果蔬等,切实提高了扶贫的覆盖面。

注:依申请公开




   2017年8月9日


(联系人:顾典帅;联系电话:8772184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