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委员:
关于您提出《关于加快我县特色景区整合与协同发展的建议》,已经收悉!感谢您对文旅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局自从接到县政府办建议提案科下发的相关建议提案后便高度重视,2024年4月28日,组织党组会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对所承办的建议提案进行再分解,将建议提案的办理纳入2024年局整体工作部署,健全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办公室统筹协调,各承办科室具体办理的工作责任制。2024年5月7日我局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24年度市、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并由具体负责同志借助《建议提案办理推进情况表》进行适时了解办理情况后向分管领导汇报,分管领导进行专题或点对点方式解决提案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在办理过程中,采取现场见面、微信、电话方式积极与代表委员沟通,听取代表委员建议,推动建议提案办理。2024年8月15日通过微信与您沟通关于加快我县特色景区整合与协同发展的建议办理情况,近年来,我县全力打造“四地”。现就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息烽县依托“红色”“温泉”两大“特别资源”和生态、乡村两大特色优势,紧扣“爽爽贵阳·红色息烽”一个旅游品牌,紧抓旅游企业、游客两大主体,紧盯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全力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度假康养目的地、山地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四地”。
一是紧绕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息烽以红色、温泉两大特别资源开发建设为抓手,针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评估、梳理及招商引资,全县五级旅游资源2处,开发率100%;四级6处,开发率为50%。已开发资源中,五级旅游资源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息烽温泉疗养已打造为成熟景区,成为息烽旅游的景区。息烽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2个;康体养生温泉资源中成功打造金汤级温泉度假地1个,银汤级温泉度假地1个。
二是推进产业链融合发展,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息烽集中营,杨虎城将军囚禁处玄天洞,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乌江峡,红军长征过息烽等红色资源,结合全国妇女教育基地——息烽堡子·半边天等文化资源。按照“旅游+”“+旅游”,推动多业态联动发展,创新组织经营方式,促进旅游业态融合发展的要求,实施了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提升改造、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等建设,将县内红色资源、红色项目连点成线,依托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在承接省内外红色培育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全县形成特色精品旅游线路4条。
三是增强市场推广和活动宣传,上半年发放旅游宣传手册、民宿招商手册、旅居宣传手册5000余份,参加或举办宣传推介会4次。开展“五一”“端午”及避暑旅居主题活动17个。围绕“爽身活动”“爽心活动”“爽游特色活动”“爽游地标活动”“优惠活动”“爽游旅居产品”6个主题,策划避暑季系列活动37个。瞄准旅居客源地精准宣传,在重庆中华广场LED大屏投放旅居宣传广告图片(全天播放240次以上),按照“初见息烽、红色氡泉,又见息烽、山水田园”的形象定位,拍摄宣传片《吾心安处是息烽》《爽爽贵阳·旅居生活息烽篇》《寻宿息烽·奔赴美好》,赴合肥、重庆、铜仁、杭州、无锡等地开展避暑旅居推介活动,针对不同目标受众,将县内资源进行整合,串点成线,开发低、中、高档不同层次旅居产品,精心研制7天、15天、30天精品旅居产品。
四是提升基础优服务,整合红色资源、温泉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及产业基础,配套打造息烽“两带四点”旅居示范,南山避暑带于4月1日获评市级旅游重点产业项目。以青山苗族乡独特的民族风情及丰富的避暑资源,开发游客与房主同吃同住同劳作的“村房短住”旅居模式,开启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赛道。引入国有、民营市场主体6个,在永靖镇坪上村、流长镇龙泉村和宋家寨村等建设精品旅居,打造“又见南山”“又见乌江”“南山北水”等旅居品牌,2024年发展旅居179栋共计1748个房间2796张床位,今年以来接待旅居游客达2539人次,同比增长34%。动员梨安村、坪上村、猫洞村等村集体组建合作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断优化供给服务,目前,全县共开发“长租”“村房短住”“吃+住”“住+菜园”“吃+住+节目”等食宿套餐30余个,开通“两带四点”客运班线8条,打造旅游景区景点22个,开发旅游商品40余种,开设旅游商品购物店(旅游商品基地)18个。今年以来,以村为单位制定旅居生活服务卡3000余张,开展检查200余家次,联动旅居企业开展优惠活动40余项,开展旅居从业人员培训1期。
2024年8月15日
注:“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