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息烽县公共文化场馆资源免费开放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一、制定方案的背景

按照中央、省、市要求,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程,持续开展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错时开放。

二、制定方案的依据

根据《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省发展改革委等20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的通知》(黔发改社会〔2021〕1002号),《息烽县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贵阳市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实施方案》《息烽县“一圈两场三改”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全民健身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全面推动文化馆、图书馆服务转型,体育健身场馆、全民健身路径、多功能球场、乡镇灯光篮球场、健身小广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管理,引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三、目标任务

一是2022年3月前,实现息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评价科学的公共文化场馆资源开放制度基本建立;二是到2025年前完成人均占有室内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室外不低于0.3平方米;城镇社区每万人拥有0.8块足球场地等规定,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

四、主要内容

一是县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乡镇、村不少于48小时;应根据需求,推行错时开放,公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应当开放。二是县文化馆公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应当开放,鼓励错时段、延时开放。县级以上文化馆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30次,其中开展大型文化活动5次;乡镇文化站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10次;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不少于2次。三是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开放时间应当与公众的工作、学习及休闲时间相协调,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无正当理由,全年开放时间不少于10个月。二是2022年力争在县城内建成多功能球场1-2块、智能健身驿站1-2个、健身路径工程5条,缩小与《贵阳贵安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导则》基础保障性配置要求的差距。

五、关键词诠释

(一)错时、延时开放:解决群众特别是上班族、学生群体,由于时间关系与众多精彩文化活动失之交臂的问题,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县文化馆、县图书馆采取公共文化阵地服务“错时、延时五福制”,打好“时间差”,真正实现惠民、利民、为民服务,让更多人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六、主要利民措施

(一)坚持标准开放。各公共文化场馆要加强对公共场馆资源开放的管理,按照“应开尽开”原则,出台各场馆开放工作方案、工作制度,明确具体开放办法和标准,对全县公共场馆资源进行标准化开放。

(二)落实责任。各公共文化场馆要按照场馆开放相关工作要求执行场馆开放,不得私自设立隐形壁垒和不合理限制。

(三)坚持公益属性。严格落实《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坚持公共场馆开放的公益属性,公共场馆均采取免费开放方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四)落实安保机制和疫情防控。各场馆要明确主体责任,积极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预防、贵博、控制公共场馆开放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确保公共场馆开放后的公众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同时,要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预案,严格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按要求配备场馆消杀物资和设备。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配合市、县级有关部门做好公共场馆开放的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向市、县级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场馆开放等有关信息。充分发挥“互联网+场馆开放”技术创新作用,要积极探索整合现有互联网工具,努力实现公共场馆开放信息采集、信息共享发布、用户评价等多种功能一体化,实时显示公共场馆开放情况。

(六)确保免费开放。各公共文化场馆要不断完善场馆设施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筹措必要资金,保障公共场馆对外开放所致的日常运转和设施设备维修,确保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并正常运转。

文件原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