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细落实省、市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求,优化贵阳贵安城镇污水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机制,推进贵阳贵安污水设施管理体系建立和提高管理能力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共建和谐人居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出新绩。根据《贵阳贵安污水治理攻坚工作方案》(筑府办函〔2022〕3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息烽县污水治理攻坚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编制工作启动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多次对《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治理任务和治理措施开展研讨,力求契合贵阳贵安污水治理攻坚工作相关要求和息烽县发展实际。《工作方案》初步文本形成后,先后多次经过了县直部门意见征求、修改完善和座谈研讨,最终形成了《息烽县污水治理攻坚工作方案(送审稿)》,2022年7月18日《工作方案》通过县政府专题会议审议。
二、工作方案主要内容
《工作方案》对息烽县污水治理攻坚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与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治理目标、治理范围、治理任务、治理措施,优化工作机制,提出了六大保障措施。
一是总体要求。按照各司其职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息烽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水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规委办行业污水治理管理职责,理顺城镇污水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系统。对城市管理重要内容的污水设施管理实行政府付费,相关费用纳入部门预算。建立污水管网及设施管养的县、乡分级管理承担机制,压紧压实污水设施管理属地责任。管理方式实现运维公司专业化管理,行业部门指导监管,政府考核付费。
二是治理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市政配套盲点和薄弱地区雨污收集管网,建立城镇污水设施建设运行管理体系机制,进一步提高息烽城市污水治理能力和专业运维管理水平,逐步消除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与管理空白区,以及雨污管网错接、混接、乱接问题,降低永靖河汛期污水溢流风险,实现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管网全覆盖,确保息烽建成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稳定达到75%以上。
三是治理范围。治理范围为息烽中心城区。
四是治理任务。2022年完成管网普查规划,2022-2024年计划投入2840万元,建设改造城市污水收集管网35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规模10000吨/天。
五是治理措施。包括摸清底数,制定治理方案;管网治理,实施厂网建设;移交管理,提升运维质量;监督考核,强化资金保障等措施,明确每项措施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间。
六是优化机制。主要是通过此次攻坚工作,在现行机构体制不变的基础上优化城镇污水管网及设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各行业主管部门职责,消除污水管网及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空白区,实现规划、建设、移交、许可、管护环环相扣的管理机制。
七是保障措施。包括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强化信息共享、强化联合执法、强化监督考核问责、强化信息报送等六大保障措施,确保《工作方案》的目标任务、治理措施落地实处。
三、需要说明的重点问题
一是总体理念方面。《工作方案》突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细落实省、市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三年治理为时限,逐步消除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与管理空白区,建立“政府主导、部门监督、企业运维、权责明晰、协同高效”城镇污水设施建设管理体系,提高息烽城市污水治理能力和专业运维管理水平,共建和谐人居环境。
二是治理目标及措施方面。《工作方案》按照各司其职的原则,从管网普查、管网治理、厂网建设、移交管理、专业运维等措施方面,进一步强化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息烽分局、县水务局、县综合执法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在城镇污水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能力水平,逐步消除息烽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与管理空白区,以及雨污管网错接、混接、乱接问题,实现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管网全覆盖,确保息烽建成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稳定达到75%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