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答复

息府提复字〔2022〕7号 息烽县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第41039号委员提案的会办意见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
  • 索引号: 000014349/2022-2636224
  • 信息分类: 政协提案答复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文号:
  • 是否有效:
  • 信息名称: 息府提复字〔2022〕7号 息烽县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第41039号委员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市场监管局:

谢文成、王莉、谢娟娟委员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基本情况

2022年,我县食品安全工作以贵阳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主抓手,以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为根本,大力提升全县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当前,我县共有食品经营主体5979家,其中获证食品生产企业31家,已登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78家,食品销售经营户3098户,餐饮服务经营户1242户,单位(企业)食堂191户,小餐饮经营户1239家。

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110所;养老机构9家(其中4家未运营);学校及周边(200米内)食品经营户167户;食品流动摊贩125户。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齐抓共管,完善治理体系建设。一是高位推进,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及时调整我县食药安全委员会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党政同责、分级负责工作格局,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领导基础。今年,我县根据《贵阳市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工作提示单的方式将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呈送相关县领导阅知,切实履行好地方党委、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职责。二是定期组织召开食品安全专题会,切实增强各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精准把握当前息烽食品安全工作新形势,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三是建立全县各乡镇(街道)食药安办常设机构,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体系。全县所辖十乡镇一街道办事处,共176个村居,组建食品安全“三员”(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442人。同时,县市场监管局共有永靖分局、九庄分局、小寨坝分局、养龙司分局4个派出机构和县局食品科,监管人员共计27人。由县食药安办统筹协调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行部门、乡镇(街道)、村(居)“三员”三级联动监管协调机制,确保信息互联互通,全力打击食品安全不法行为。

(二)发挥合力,充实基层执法力量。一是制定印发一系列推进乡村振兴文件和《贵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息烽县攻坚方案》(息府办函〔2022〕15号),明确全县上下要强化党政同责、分级负责,落实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加大财政投入,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突出源头治理、精准破解监管难题,让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得到切实提升。二是构建完善责任体系。将食品安全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所占权重不低于3%)、地方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核、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健全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机制。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责任清单、食药安委工作有关单位责任清单,将落实食品安全重大部署、重点工作纳入督查重要内容。三是严格考核评议。压实各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行业管理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加大资金投入,工作经费保障落实。我县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财政每年预算管理,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今年1月,我县共拨付2019至2021年食品安全抽检经费共计214.73万元,确保了我县食品安全抽检任务的顺利完成。2022年我县拟定完成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的抽检1140批次,所需经费80万元。

(四)强化食品安全集中整治。为进一步提高全县食品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我县1月24日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组织召开息烽县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会,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对各自辖区的小作坊(特别是白酒)开展一次地毯式的全面检查。全县共检查白酒生产企业1家(还未正式投产),白酒小作坊39家。1月26日前对我县白酒生产获证作坊(除9家停产歇业外)进行全覆盖抽检,共完成白酒抽检30批次,经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运用中心检测,白酒产品均为合格;开展春节期间专项食品抽查20批次,经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运用中心检测,均为合格。2021年,全县共抽查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任务1145批次,其中不合格样品28批次,不合格率2.45%,其中乡镇抽样291批次,占25.41%。

(五)强化重点群体食品安全监管服务。为进一步规范广大群众的酒席操办行为,结合贵阳贵安农村“五治”工作,我县认真开展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工作。一是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聚餐备案指导。积极与乡镇、街道联动,信息共享,指导承办者要按要求履行好食品安全措施,特别是对食品来源和存放的管理,使用醇基燃料是否进行分类存放和张贴醒目的警示标语等。全县共完成农村集体聚餐信息申报、现场指导257件。二是全面开展农村“治风”整治工作。首先,组织人员对辖区餐饮承办服务单位进行统计摸底登记,摸清辖区能承办酒席的餐饮服务单位的准确数量。共排查全县200余家餐饮单位,目前,我县能承办酒席的餐饮服务单位97家,全部进行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其次,组织开展“治风”工作处置,共处置“治风”举报24件,其中10件情况不实(3件属正常婚庆酒席),14件滥办酒席(搬家酒7件,满月酒5件,生日酒1件,二婚酒1件),现场制止劝散违规酒席人员10件,积极配合主动退订酒席4件。对劝阻制止过程中不积极配合的4家餐饮单位(事后)进行再约谈警告、2家(事后)进行责令整改(索证索票)。三是积极宣传。让“治风”意识深入人心,我局与辖区酒席承办单位签订《不承接相关酒席的承诺书》,督促经营户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积极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相关规定。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对“升学宴”“谢师宴”“满月酒”“搬家酒”“寿宴”等违规酒席不予接待;并向经营户发放《不承接相关酒席的告知书》倡导餐饮服务者不承办除红白喜事以外的任何酒席;通过张贴《弘扬文明新风 切勿滥办酒席》宣传海报,倡导居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树立节庆文明新风。目前,共签订和发放《不承接相关酒席的承诺书》、《不承接相关酒席的告知书》共计97份,签订率100%;张贴《弘扬文明新风  切勿滥办酒席》宣传海报150份。

(六)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一是聚焦食品生产领域市场占有率高、销售覆盖面广的企业和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以白酒、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为重点,排查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物料平衡、出厂检验、标签标识、广告涉及政治性违法违规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二是聚焦连锁销售企业,重点排查销售企业、配送中心、门店是否落实进货查验等行为以及企业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采购、制售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聚焦网络订餐、生鲜配送等领域,线上线下同步排查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入网商家及线下门店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整治线下门店超许可范围经营、无实体店铺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聚焦校园食品安全,排查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厉查处学校食堂进货查验记录、餐饮具清洗消毒、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不落实;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采购、制售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食品等行为以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经营主体资格,采购食品进货查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售酒等方面的风险隐患。五是聚焦地区实际,排查本领域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重点排查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是否严格按固态法工艺生产加工白酒、是否持续保持生产条件、是否使用工业酒精及甲醇等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白酒,生产销售记录,标签标识,物料平衡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加强白酒生产小作坊产品抽检;聚焦米粉生产加工小作坊,重点排查是否加强原材料采购验收,不得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生产;聚焦农贸市场开办者和入场食品销售者进货查验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重点排查不将食品信息录入食用农产品追溯平台的问题、农贸市场开办者和入场经营户主体资质、散装食品标签标识、进货查验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排查无证、无照经营、不进货查验、销售无标签标识销售散装食品的违法行为。六是强化重大活动及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以重大活动驻地、交通场站、重要交通沿线等为重点区域,围绕保障酒店、小餐饮等问题多发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隐患及时治理并制定防控措施,严防问题反弹。

截至目前,全县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商超、餐饮等行业检查596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46份,责令停止经营9家;查处食品案件34件,罚没金额40.0804万元。

(七)强化食品摊贩备案管理。为规范我县食品摊贩备案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贵阳市食品摊贩备案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印发《息烽县食品摊贩备案管理办理程序(试行)》,明确我县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有效解决辖区小摊贩管理难乱象。目前全县统计在册的食品流动摊贩共125个,已实施备案管理的32个。

(八)强化宣传,营造社会共治良好氛围。为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营造社会共治浓厚氛围,我县制定印发《贵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息烽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宣传措施及完成时限,围绕“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宣传工作。发放并张贴创城宣传海报3400份,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部门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平台,开展创建宣传。各行业监管部门充分发动企业、学校、村(居)、商场(超市)、广场、旅游景区(景点)、农贸市场和沿街商户等场所通过张贴海报、悬挂宣传标语、滚动播放宣传短视频等方式开展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食品安全意识,支持和参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宣传格局,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度不断提高。截至目前,我县宣传海报张贴覆盖全县村(居)、学校、医疗机构、银行、城区主次干道和食品生产企业等。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宣传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采取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学生、村民以及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为我县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二是强化执法队伍业务能力培训,加强基层食品安全指导,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深入乡镇(街道)指导食品安全工作,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管“三员”的作用,协助解决我县食品安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乡镇(街道)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强化督促考核,提高重视力度。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考核范畴,督促县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发挥乡镇(街道)食药安办的统筹协调作用,严格按要求开展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确保全县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为我县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2022年6月2日

(附注:公开)

(联系人:赵丽;联系电话:8772141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网站声明|网站年报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