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息烽县公安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息烽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工作部署要求,以建设法治公安为目标,坚持依法履行职能,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现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将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息烽县公安局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刻领会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召开传达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指导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2.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始终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始终。我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我局重点学习内容并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广泛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要求全体民警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3.健全完善干部学法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我局组织全局民警、辅警采取单位集中学+线上自主学的方式,通过法宣在线云平台、学习强国、筑红云、云强警等学习平台,教育引导全警积极参加各种培训。2022年以来,全局各部门共组织开展学习200余次。
(二)依法履职推进职能转变
1.坚决严格落实督察整改要求。严格按照《关于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共性问题的整改方案》规定的时限及要求,扎实做好中央依法治国办实地督察整改。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动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服务,全面实施政务服务“数字服务”便民工程,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表办、一站办和“跨省通办”,逐步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3.推进政府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建立完善公安机关权责清单,明确公安职权范围、执法主体、执法依据、监督机制,并按照《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予以公开。
4.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案情重大、复杂、疑难、性质难以认定的案件,主动对接人民检察院,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双向衔接,确保案件定性准确,进一步推动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提高执法公信力。
5.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利用全省执法公开信息平台等系统对执法情况进行公开,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督促民警规范行政执法。
6.健全完善执法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定期对各所、队承办的案件开展督导检查和执法质量考评,对于发现的问题定期在党委扩大会上点评通报,及时督促民警完成整改工作,切实提高执法办案的质量。
7.制定并印发《息烽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使用管理规定(试行)》《息烽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安全管理制度》,紧盯警情、案件、场所、财物、卷宗等执法要素和受案立案等重点执法环节,实时动态网上执法巡查。
8.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持续加强行政应诉。2022年以来,我局共涉及行政诉讼案件4起,在该4起案件办理过程中,我局严格落实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每起案件开庭均有局领导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该4起行政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对其中3起驳回原告诉讼请求,1起原告撤诉。
(三)扎实推进法治宣传工作
1.全面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定印发《息烽县公安局2022年普法责任清单》,组建全局“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5名、开展“以案释法”普法工作9次;围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扎实开展民法典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20余次;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大力宣传与维护民族团结、安全生产、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禁毒、消防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80余次。
2.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宣传。制定并印发了《息烽县公安局关于加强校园护学岗工作方案》《息烽县公安局2022年校园护学岗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学校门口见警察、重点路口见警车、重要部位见警灯”要求,加大校园周边巡逻警力及巡逻频次和密度,开展校园安全检查200余次,开展“法律进学校”系列活动30余次,切实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
3.依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持续完善打击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违法犯罪长效机制,坚持打击和防范并重,切实加强公民个人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4.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作用。一是切实强化社会面管控。实行特警与派出所民警联勤巡逻机制,加大社会面、社区巡逻密度,严格执行“就近接处警”“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最大限度把警力屯警街面,切实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有效打击和防范各类违法犯罪。二是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2022年,我局共排查矛盾纠纷500余起,并进行电话回访,化解率达98%。
5.推进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把建设高素质公安法治人才队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规范化、精准化、实战化教育训练,打破以教官、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载体,拓宽渠道,积极开展“云旁听”“随警作战”等形式多样的法律业务培训,增强民警规范化执法理念。积极鼓励民警报考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和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进一步优化奖惩激励措施,将考试情况与个人评先选优、单位法制目标考核相挂钩,激发民警学法内生动力。截至目前,除2021年、2022年新招录民警外,全局民警初级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100%,法学专业民警80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考试A证2人、C证2人。2022年,全局20余名民警报名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全面营造公安局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四)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全力做好疫情防控。2022年,我局按照当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切实抓好新冠肺炎疫情的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工作,在加强流调溯源、应急处置等工作中坚持严格依法处置原则,做到超前谋划、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共投入警力9200余人次,警车2100余台次,坚决依法扛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圆满完成了防控各项任务。进入“乙类乙管”新时期后,依法及时调整相关防控措施,依法行政。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存在固化、守旧的特点,释法说理式执法效果不佳,执法理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主体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民警学法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民警对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理解不深入,对于公安业务无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程度不够,法律水平有待提升,学法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执法规范化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市局、县局组织的执法质量考评过程中,发现少数所、队在办理行政案件、刑事案件中依然存在执法不规范问题,主要体现在文书不规范、材料未录入系统等方面,需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精细化水平,全领域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安机关依法履职能力和执法公信力。
三、2023年工作打算
1.及时更新完善权责清单。根据国务院、省级、市级部门权责清单编制情况,及时组织调整完善本部门权责清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的工作部署,编制本部门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全面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
2.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全面实施政务服务“数字服务”便民工程,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表办、一站办和“跨省通办”。
3.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健全完善事前监督机制,根据“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改革的部署,在上级出台相关机制框架内,及时结合县局实际牵头制定《息烽县公安局执法责任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出台《息烽县公安局民警执法积分制实施办法》,探索执法办案量化积分和案件执法质量考评“双同步”机制;修订《息烽县公安局法制员工作制度》,并制定出台《息烽县公安局法制员执法监督工作指引》。二是全环节实施常态化执法监督。定期通报执法质量考评情况;对标法治队伍“三化”要求,配齐配强法制员;积极鼓励民警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进一步提升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管理运行水平,全面规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标识标牌及相关硬件设施,健全运行保障机制;进一步深化派出所办案区规范化建设,实现县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对派出所办案区全时空监督管理;依托《息烽县人民检察院息烽县公安局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侦查监督磋商、捕诉证据标准研商机制与检法机关简案认罪认罚快办、刑拘直诉机制,推动案件办理更规范、更高效。三是全方位提供标准化法制指导。定期组织全局执法规范化培训,制定出台《息烽县公安局法制民警执法监督工作机制》,法制民警分片包保、帮扶指导办案部门,在案件办理的证据指引和案件程序等方面提供标准化法制指导服务,进一步促进民警执法办案能力提升。四是全链条压实各层级执法责任。严格落实执法办案责任制,制定出台办案民警、法制员、办案部门负责人、法制审核民警等各层级权责分明的执法责任体系;警务监督系统100%扫码评价,巩固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以预防警务为抓手,以法制警务为支撑,通过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减少涉警问题发生,强化初信初访化解处置,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依法稳妥处置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确保实现五“零”目标(行政复议诉讼“零”败诉、检察院“零”存疑不诉和“零”法定不诉、法院“零”无罪判决、国家赔偿案件“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51-87721549 地址:息烽县永阳街道县府路27号2号楼
息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黔ICP备10201081号 公安备案号 52012202006106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5201220001